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眼皮下垂不是得了眼病,而是脑袋出了问题

2024-08-06 09:14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两位年轻患者因眼睑下垂,最后双双被诊断为肥厚性硬脑膜炎。通过激素治疗,患者症状显著改善,体现了及时就医和准确诊断的重要性。

20多岁的小王(化名),大概从2年前起,开始出现左眼上睑下垂、视物模糊,伴有左眼流泪稍多,不过他一直没重视。直到上个月初,小王出现左眼上睑下垂加重,已经完全不能睁开,而且左眼持续向左斜视,这才赶紧到当地医院就诊。

外院头颅MRI显示小王左侧海绵窦旁、左侧小脑幕旁异常信号灶,考虑脑膜相关病变可能,建议手术治疗。为寻求进一步诊疗,小王辗转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我院神经内二科唐晓梅主治医师接诊患者后,为进一步明确病因,为患者完善腰椎穿刺及头颅MR等相关检查。我院头颅MR提示患者左侧海绵窦-小脑幕占位性病变,ASL呈等-高灌注改变,考虑硬脑膜相关非肿瘤性病变;右侧上颌窦囊肿。腰椎穿刺未见明显异常,考虑非感染性病变。经多学科会诊后,诊断患者为肥厚性硬脑膜炎。

73421722853890451

治疗前(左)后(右)对比

经激素冲击与相关治疗后,复查头颅MR提示患者颅内病灶较之前缩小,眼睑下垂较之前好转。

无独有偶,30岁的小李(化名)于今年2月开始出现头痛,一个月后出现眼睑下垂。曾到当地医院就诊,但头颅、眼眶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经过治疗,小李的症状改善不明显。6月中旬,为寻求进一步诊疗,他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我院相关检查提示患者双侧海绵窦区、邻近双侧鞍旁、双侧眶尖区(右侧为主)、双侧小脑幕多发异常强化;鼻旁窦炎症,右侧上颌窦粘膜下囊肿。最终被诊断为肥厚性硬脑膜炎。

经激素冲击与相关治疗后,复查可见病灶较之前明显缩小,小李基本恢复正常。

81771722853891045

治疗前(左)后(右)对比

我院神经内二科主任钟水生指出,肥厚性硬脑膜炎(HCP)是一种以硬脑膜增厚、炎性纤维化为特征的罕见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弥漫性或是局限性炎症,可导致硬脑膜增厚和纤维化,进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HCP病因多样,病因包括感染、外伤和药物刺激、恶性肿瘤的浸润以及转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慢性炎症以及鞘内用药、血液透析等。皮质类固醇是HCP的一线治疗方法。治疗分为两个阶段:诱导期和维持期。据报道,HCP复发率为16%。复发的患者可以通过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来控制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严格排除感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患者,相关,下垂,治疗,头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