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全切是根治的根本
巴特朗菲教授交流了其30多年脑干手术手术经验和300多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成功案例,内容涵盖了教授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世界疑难成功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发布于神经外科期刊的论文、专著整理等,主要包括312例的中脑、脑桥、延髓海绵状血管瘤的位置和影像学特点的不同、为病人决定较适宜的手术时机及入路选择、获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在巴教授手术的300多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90%以上患者术后获得更好疗效(顺利全切且无任何神经损伤),术后后遗症发生几率和再次出血的几率较低。对于手术,巴教授有着自己坚定的理念:"我为来自很多国家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我的基本理念是,当你可以进行手术的时候才能治疗,确保患者将从手术中获益;如果风险太高,或者存在不利于手术的其他方面,那么我们应该推迟手术,甚至不进行手术。"
▼巴教授312例手术切除肿瘤临床结果:mRS评分,中脑术前是1.6,术后随访大概是0.7加减1,这是一个很好的评分。桥脑术前大概是1.6加减1.1,术后随访大概是1.0加减1.1。(MRS项目评分标准: 0分:完全无症状,尽管可能会有轻微症状,但患者自脑卒中后,没有察觉到任何新发生的功能受限和症状。1分:尽管有症状,但未见明显残障;能完成全部经常从事的职责和活动。2分:轻度残障;不能完成全部以前能从事的活动,但能处理个人事务而不需帮助。
▼巴教授312例手术切除肿瘤后的术后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发病率较低
▼巴教授312例手术切除肿瘤后再出血几率:术后再次出血的几率较低。术后3天、一周等短期出血的,再次清血肿,预后较好。术后一年等远期出血的需要再次进行手术。
巴教授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生活质量研究:手术全切是根治的根本,但是即使完全切除了血管畸形,总体再出血率仍然为3%,因为这也有可能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曾在其《Quality of Life After Brainstem Cavernoma Surgery in 71 Patients》论文中指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有症状的患者,外科治疗的作用不仅是好转神经系统症状,还在于保持患者的生活质量(QoL)。手术全切除可达到根治效果,较大水平的保功能又要尽可能全切除肿瘤是手术努力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对全切除肿瘤和功能保护重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