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多发转移?加入免疫细胞治疗,3个月肿瘤缓解,生活质量飞跃
作为癌症患者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癌症转移确实给治疗带来了极高的复杂性和难度,尤其是多发转移,不仅意味着病情的恶化,还常常伴随着治疗难度的增加和患者生存期的缩短。近期,《Science》杂志最新研究发现,癌细胞居然会沿脊椎爬进大脑,揭示了癌细胞转移的复杂性。
虽然癌症转移方式无疑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但并不意味着"无药可救"。临床实践与大量案例研究已充分证明,免疫细胞治疗作为一种前沿的抗癌手段,正逐步成为预防和控制癌症复发转移的有力武器,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
《Science》:癌细胞居然会沿脊椎爬进大脑!癌症转移方式多样,如何有效预防或遏制?
目前,在癌症转移机制的研究上,主要有局部侵袭、血管内迁移和外渗、微环境适应和定植、微转移的形成、分子机制等。
在近期发布的《Science》杂志上,科研人员揭示了癌症转移领域的一项突破性发现:乳腺癌细胞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迁徙策略,能够直接跨越传统认知的界限,从乳腺远程迁移至大脑。
《Science》截图
这一机制不同于传统观念中癌细胞需穿透血脑屏障方能定植于脑膜的过程,而是巧妙地利用脊椎椎体血管的外表面一路往上爬到软脑膜(leptomeningeal),有效规避了血脑屏障的阻碍,从而实现了脑转移的新路径。此发现不仅拓宽了对癌细胞转移能力的认识边界,也证实了癌细胞具备一种高度特异且全新的转移模式。
其实,癌症复发与转移的核心机制在于癌细胞的扩散。鉴于肿瘤的生物学异质性,部分肿瘤展现出浸润性生长模式,使得肉眼可见的肿瘤主体虽可通过手术有效切除,但那些隐匿于体内、四处迁徙的癌细胞却难以彻底清除。尤为棘手的是,部分癌细胞具有极强的生存策略,常处于休眠状态以规避治疗,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便迅速激活,启动复制增殖程序。此类癌细胞增殖速率极快,数量急剧膨胀,显著提升了癌症复发与转移的风险。
免疫细胞疗法通过体外培养并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此疗法不仅避免了传统疗法的显著毒副作用,还能启动人体的免疫机制,对肿瘤细胞进行主动杀伤,形成持久的免疫力,有效遏制肿瘤的复发与转移趋势,显著提升癌症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还能兼顾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临床案例:放化疗次数30+仍多发转移、生活质量差,联合免疫细胞治疗,多个转移灶缓解,生活质量提升
近年来,随着免疫细胞在癌症治疗中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关于免疫细胞治疗癌症文献报道、临床案例也在逐渐积累,为免疫细胞治疗癌症的更大范围临床应用转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 患者基本情况
L女士,31岁,2022年6月确诊三阴性乳腺癌(ER阴性、PR阴性及HER2阴性),未发生转移,行新辅助化疗。2022年11月行保乳根治术+右腋窝淋巴清扫术,术后11个月查出广泛转移(肺、脑、肝、胰腺、肾上腺以及腹膜肠系膜等),多次化疗无效,仍存在广泛转移。
➤ PD1-T专利技术应用及疗效
2024年4月,面对广泛转移难题,患者选择免疫细胞治疗,治疗方案为PD1-T专利技术,在1个疗程治疗后,多个转移病灶缓解,生活质量提升。
PD1-T细胞技术:在CIK、DC-CIK细胞中加入抗PD-1抗体,从而获得激活的"功能增强型T细胞"。PD-1抗体的加入,有效阻断肿瘤细胞PD-L1受体与T细胞的PD-1结合,从而大大提升T细胞的抗肿瘤能力。
➤ 既往治疗经过
术前行新辅助化疗(TP方案,即紫杉醇+顺铂)6次,PR后于2022年11月进行保乳根治术+右腋窝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显示35个淋巴结有13个阳性,术后放疗35次,口服6个周期卡培他滨。2023年10月出现肝、脑、胰腺、腹膜转移,再次化疗(3次),治疗方案:优替德隆+贝伐珠单抗,后续复查显示脑部进展控制,肝部仍有转移,再次更换方案仍进展,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中止治疗,没有进展。
CT显示患者存在广泛转移
➤ 联合免疫细胞治疗
2024年4月,复查发现肝部爆发进展,又查出双侧附件、肾上腺转移,4月30日开始采血进行免疫细胞治疗(PD1-T专利技术),5月13日进行回输,同时进行化疗+尼妥珠单抗。首次进行免疫细胞治疗之前,患者腹胀疼痛难忍,触之满腹硬胀,进食则吐,胃腔已被肿瘤挤占,多家医院拒绝接纳。
颅脑CT提示:脑转移情况改善,范围缩小
胸部腹部CT提示:肝脏、肾上腺等转移情况改善
6月11日,患者复查结果显示,脑部、肝部的转移灶在2个月内显著缩小,并达到PR(疾病部分缓解),肺、胰体、胰尾部位达到SD(疾病稳定),即转移灶体积也提示缩小,目前已用PD1-T专利技术治疗1个疗程,现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
细胞治疗前后两次血液检查结果
两次血常规检查对比显示,患者贫血、免疫功能低下等基本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在患者的回访记录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于第3次及第4次免疫细胞回输治疗后,患者整体精神状态呈现出显著的好转迹象。疼痛症状明显减轻,饮食情况得到显著改善,能够自如地进行日常交谈,且情绪状态积极向上,心情愉悦。
小结
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迎来了众多利好消息,多种常见创新药、新疗法不断涌现,大大延长了患者生存。但是,对多发转移的癌症患者来说,往往存在有效治疗手段有限的情况,而包括PD1-T专利技术在内的免疫细胞治疗方案已经在一部分患者上应用,并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与疗效,彻底改变癌症患者"无药可用"的状态。
当然,比起复发转移后的治疗,更应把"从源头预防癌症复发转移"的理念落到实处,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获益最大的治疗方案,从而为患者带来生存的改善。疗效、安全性和可及性三者结合,才能最终决定患者的生存。期待未来更多研究与临床案例,能够为患者带来更丰富的治疗选择,帮助更多患者实现长期生存和慢病化管理。
参考资料:
[1]Whiteley, Andrew E et al. "Breast cancer exploits neural signaling pathways for bone-to-meninges metastasis." Science (New York, N.Y.) vol. 384,6702 (2024): eadh5548. doi:10.1126/science.adh5548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