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高血压只会开降压药?别做这种外行医生

2024-07-18 09:54

肾素瘤,这种少见的肾脏内分泌肿瘤,通常发生在青少年群体中,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

近日,我院一名21岁的男性患者,因确诊高血压已有7年,并在最近2个月出现头痛症状逐渐加重,1周前加重后到心内科门诊就诊。

1. 病史及治疗情况

患者在7年前被诊断为高血压,当时接受了缬沙坦+氨氯地平的联合治疗,血压控制较好,日常监测显示收缩压<135 mmHg,舒张压<85 mmHg。然而,2个月前患者开始出现头痛,并伴随头晕,但无咳嗽、咯血、腹部不适、夜尿增多、盗汗等症状。家族病史显示其母亲也患有高血压。

2. 入院检查结果

  • ● 体检结果:身高175 cm,体重91 kg;心率76次/分,血压152/108 mmHg;呼吸音清,心律齐,无心脏杂音;腹部无压痛、肿块及血管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 ●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无异常;肌酐97 μmol/L,尿素氮6.1 mmol/L;钠137 mmol/L,钾3.5 mmol/L,钙2.2 mmol/L;空腹血糖9.7 mmol/L;24小时尿儿茶酚胺和香草酸水平正常;血浆肾素仰卧位6.67 ng/mL/hr↑,直立位9.96 ng/mL/hr↑;血浆醛固酮仰卧位11.09 ng/dL↑,直立位20.47 ng/dL↑。

  • ● 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胸部X线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未见心衰、主动脉缩窄等结构性心脏病证据;肾脏彩超未见明确的肾动脉狭窄迹象;腹部CT显示右肾中极有一大小为1.7×1 cm的清晰肿块。

95601721266059686

MRI:显示右肾有一 1.8 cm 的实性肿块(图 2),T1 加权像呈中等信号,T2 加权像呈不均匀的低信号灶。全身骨扫描未见活动性骨病变。

14951721266123268

患者接受部分肾切除术,切除右肾肿块。

大体病理:切除肾组织的切面见一大小 1.5 x 1 cm 的肿块,与正常肾脏分界较清,切面呈灰褐状,实性,质中偏硬,与切缘接近(图 3)。

82351721266152406

镜下 HE 染色:肿瘤与正常组织分界较清。瘤组织内富有薄壁,血管,瘤细胞围绕薄壁血管和血窦分布。核分裂象较低。

免疫组化:波形蛋白和 CD34 阳性。电镜下出现众多分泌颗粒,部分为典型的菱形结晶,符合肾素原颗粒特征(图 4)。证实肿块为肾小球旁细胞瘤(肾素瘤)。

71161721266204101

术后第二天,血浆肾素水平降至 0.01 ng/mL/h,血压已恢复正常 120/80 mmHg。出院时降压方案调整为氨氯地平 5 mg。

2 个月随访时,血压 112/80 mmHg,血钾水平 4.3 mmol/L,均在正常范围内。

肾素瘤临床表现:「三高一低」

肾素瘤,这种少见的肾脏内分泌肿瘤,通常发生在青少年群体中,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肿瘤主要发生于肾皮质部,体积较小,直径在0.2到4.0厘米之间,大多为局限性单发良性肿瘤,却会分泌大量肾素。

肾素瘤的典型症状表现为"三高一低",即高血压、高血浆肾素活性、高醛固酮和低血钾。顽固性高血压是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血压可高达200/120 mmHg或以上,常伴随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抽搐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这也是大多数患者就诊的原因。

根据血压和血钾水平,肾素瘤可分为三类:

  • 典型肾素瘤:具有高血压和低血钾症;

  • 非典型肾素瘤:仅具有高血压或低血钾症之一;

  • 无功能肾素瘤:无明显症状,但病理确诊为肾素瘤。

诊断与治疗的难点

需要注意的是,血钾正常不能排除肾素瘤的可能性。许多患者由于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接受了ACEI/ARB药物治疗,这可能掩盖实际的低钾状态,还会影响肾素及醛固酮的测定,导致误诊和漏诊。

综上所述,肾素瘤尽管罕见,但其带来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继发性高血压:临床常见,但漏诊率高

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现率逐渐提高。在所有高血压患者中,继发性高血压的占比已经超过10%。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是由某些确切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当原发疾病得到控制后,血压也会随之下降或恢复正常。

● 如何排查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需要仔细的排查,因为它不仅仅是血压难以控制的问题,还可能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这类高血压常伴有低血钾、高醛固酮、皮质醇增多、高儿茶酚胺、高肾素等异常,这些因素独立于高血压之外,也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额外的伤害。

继发性高血压通常有一些特殊表现或不合常理的特征。例如,患者可能在较年轻时发病,血压极高且难以控制,伴有血管杂音或脉搏异常等临床特征。此外,常规检验也可能显示出低血钾、棘蛋白增多或眼底显著异常等情况。这些都是临床怀疑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线索。

对于存在这些特征的患者,在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之前,不应轻易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例如,一位BMI升高且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患者,虽然具备原发性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但由于其高血压发病于青年时期,需特别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96601721265246977

●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分类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繁多(图 5),鉴别继发性高血压需要从病史、体检、辅助检查进行一系列完整的筛查。

72731721265347653

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原发病症状突出或病史明确,病因诊断并不困难(表 2),而部分患者早期症状缺少原发病典型临床表现,易导致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

82791721265401625

尽管继发性高血压可见于各年龄段患者的患者,但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继发性高血压的比例和病因分布均有较大差异(表 3),掌握这一信息有助于临床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排查(图 6)。

92811721265435862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全方位健康守护

首先,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的体格检查是筛查的基础。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家族史等信息,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为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奠定基础。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血液和尿液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空腹血糖、血脂、血电解质、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血清尿酸等项目。这些检查有助于发现潜在的代谢问题和肾脏功能异常,进而指导后续的治疗。

辅助检查同样至关重要。12导联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和结构变化,动态血压监测和Holter有助于记录血压和心律的变化,颈动脉超声和腹部超声(包括双肾及肾血管)则能评估血管健康情况。此外,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眼底检查、踝肱指数(ABI)等检查可以全面了解血管硬化程度和血流情况。

65921721265567874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准确识别出导致高血压的具体原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关注健康,从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开始。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高血压,患者,检查,血压,继发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