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垂体瘤有哪些分类?选择经鼻手术还是开颅手术?
侵袭性垂体瘤(APTs)和垂体癌(PCs)在临床表现、增殖标志物、临床病程和对治疗的反应方面是不同的。其中一半患者在首次出现明显良性症状多年后才出现恶性病程。APTs和pc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但Ki67指数大于或等于10%和广泛的p53表达在pc中更为普遍。TP53和ATRX的突变是最常见的遗传改变;它们的检测可能对早期识别攻击性有价值。
临床上体现垂体瘤生长特点的常用分级系统?
Knosp分级是最常用的系统之一,用于确定垂体大腺瘤侵犯海绵窦的可能性。
改良的Knosp分级:通过测量海绵窦冠状位MRI上垂体腺瘤与颈内动脉C4、C6段血管管径的连线,来判断垂体腺瘤与海绵窦的关系。
如上图,冠状位上通过颈内动脉内侧缘、中心、外侧缘作三条连线,通过评估垂体腺瘤与这三条线的关系做出分级分类。
0级:肿瘤位于内切线以内
1级:腺瘤超过内侧切线,但未超过正中连线(即所谓的"颈动脉"线)
2级:肿瘤延伸到正中线以外,但不超出外侧切线
3级:肿瘤向外侧延伸至外侧切线以外
3A:肿瘤向海绵窦上方延伸到外侧切线以外 3B:肿瘤向海绵窦上方延伸到外侧切线以外
4级:海绵窦内颈内动脉(ICA)完全被包绕
侵袭性垂体瘤该怎么治疗?
侵袭性垂体瘤的治疗选项包括(由病人数量多的垂体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放疗、标准药物治疗功能性肿瘤,化疗和局部治疗。
手术的第一步是建议积极管理侵袭性垂体肿瘤,并在考虑其他的治疗方法之前选择重复手术。手术应由具有丰富垂体手术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
2018年1月《Europe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发布了欧洲内分泌协会授权的指南(European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ggressive pituitary tumours and carcinomas)(DOI:10.1530/EJE-17-0796)。
在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ESE指南推荐使用替莫唑胺单药治疗,并建议使用Stupp方案。
06、侵袭性垂体瘤经鼻手术还是开颅手术?
侵袭性呈侵袭性生长特点,常侵袭海绵窦等重要结构,采用传统手术切除困难。随着内镜神经外科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切除已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方式。
内镜手术其实也不是一个特别新的东西,国外从1963年开始进行内镜下垂体瘤切除,而国内从1996年开始应用内镜。但内镜也是有适应症的,内镜也无法取代显微镜,都是各有各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的。神经内镜和显微镜都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应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特点,达到治愈疾病、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继而提高患者的预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