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头痛,居然是脑袋里“发霉”了
52岁陈阿姨(化名)从半年前起就开始出现间断右侧眼眶部疼痛,呈阵发性,休息后可缓解,因此没有放在心上。今年五一假期过后,她自觉疼痛加重,伴右眼视物模糊、复视。为寻求进一步诊疗,陈阿姨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我院神经外十科欧阳辉教授及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后分析:患者的头颅MRI检查提示蝶窦异常扩大,内含大量均匀异常信号影,考虑粘液囊肿或真菌感染的可能。邻近右侧眠尖区受挤压,蝶鞍及垂体受压上抬。
鞍区易生长的肿瘤主要有垂体瘤、脑膜瘤、颅咽管瘤、视交叉胶质瘤等,但此患者影像显示为非实质性占位,故排除了上述肿瘤的可能,但囊性占位明显。患者蝶窦内示范围约41mm×40mm×30mm的团块状短T1短T2为主信号影,增强后未见强化,邻近右侧眶尖区受挤压,右侧视交叉稍扭曲,蝶鞍及邻近垂体受压上抬,相应鼻旁窦粘膜增厚。蝶窦占位诊断明确,考虑行内镜下经鼻蝶窦占位切除术。
术前影像检查
术前,欧阳辉教授强调:患者蝶窦占位诊断明确,不能排除为特殊霉菌感染,如曲霉菌、毛霉菌等,手术采用经鼻蝶入路蝶窦占位切除术,如为特殊霉菌感染,术中切不可造成脑脊液漏,否则会导致特殊霉菌颅内感染,术后特别难以控制,而且存在死亡率高的风险。
神经外十科团队为患者制定了周密的手术细节安排,于5月29日在全麻下行内镜下经鼻蝶窦病损切除术+蝶窦开窗术。术中见病变组织为浆糊样或果冻样,确实符合霉菌感染。术后病理提示:(鞍底、蝶窦鞍底、蝶窦占位)符合真菌感染,考虑为曲霉菌感染。
术后复查影像
病理结果
曲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其分生孢子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定植于肺部、鼻窦等空腔内。欧阳辉教授介绍,副鼻窦曲霉菌感染在神经外科非常少见。幸运的是,陈阿姨的手术非常成功,未发生感染扩散至颅内的可怕并发症。
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陈阿姨的情况很快就稳定了,头痛和视力逐渐好转,已顺利出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