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朱英教授进行了有关“脂肪肝对乙肝病毒感染及预后的影响”的专题报告,肝霖君与您分享其中的精彩内容。
编者按:2024年6月14 - 16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七次肝病相关感染学术会议在大连隆重召开。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朱英教授进行了有关"脂肪肝对乙肝病毒感染及预后的影响"的专题报告,肝霖君与您分享其中的精彩内容。
1.脂肪肝、乙肝现状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MAFLD)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疾病,造成重大健康负担。其疾病谱范围从单纯的肝脏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到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肝外表现也十分广泛,包括心血管疾病、肝外恶性肿瘤等。经历了从最初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到如今基于代谢功能障碍的MASLD的概念变迁,MASLD已不再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可以与其它肝脏疾病共存,包括慢乙肝。
HBV感染同样呈世界性流行。根据中国2022年慢乙肝防治指南,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为8600万例。WHO将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但我国慢乙肝诊疗现状与这一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2.肝脏脂肪变性程度与乙肝病毒学指标呈负相关
朱英教授分享其团队于2024年1月发表的一项探讨脂肪肝与HBV感染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成果[1]。研究共纳入272例慢乙肝患者,其中单纯慢乙肝(CHB)患者128人,CHB合并MASLD患者144人。分析了肝脏脂肪变性对HBV病毒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CHB+MASLD组患者的乙肝病毒学指标低于CHB组,其中HBV DNA水平、HBsAg水平和HBeAg阳性率均显著低于CH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在CHB+MASLD组中进行脂肪变性程度与HBV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的脂肪变性程度与包括前基因组RNA(pgRNA)、HBV DNA、HBsAg、HBeAg在内的病毒学指标水平均呈负相关。
通过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MASLD可能通过促进激活蛋白1(AP-1)、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EGR1)、活化转录因子3(ATF3)的表达来抑制HBV复制,并筛选出可能在脂肪肝对HBV影响中起到重要作用的miRNA--miR-122。
3."扬帆计划"阶段性总结
朱英教授在专题报告中分享了其团队参与"扬帆计划"的阶段性总结及入组患者在干扰素治疗期间的脂肪肝变化趋势。
在2021年9月至2024年4月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FNα-2b)治疗共90人,平均年龄44.8士8.7岁,男性占比66.7%(60例),有乙肝家族史占比46.7%(42例),NAs经治患者占比82.2%(74例)。PEG IFNα-2b治疗包括NAs序贯治疗14例,联合治疗76例,PEG IFNα-2b治疗中位时间为24周。根据是否合并MASLD进行分组,其中CHB组48例,CHB+MASLD组42例。
阶段性分析发现,在PEG IFNα-2b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HBV病毒学指标均有下降,且CHB+MASLD患者的应答优于CHB患者。
除此之外,CHB+MASLD患者在接受PEG IFNα-2b治疗48周后,反映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肝脏硬度测定值(LSM)和肝脏脂肪变性严重程度的受控衰减指数(CAP)均出现了明显下降,提示PEG IFNα-2b对慢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组织学有潜在的改善作用。
4.总结
1. 肝脏脂肪变性可能抑制乙肝病毒,但随着肝脂肪变性进展,能够促进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发生,并可发生肝外代谢相关性疾病;
2. 核酸类似物联合、序贯、间歇干扰素α治疗是目前乙肝临床治愈的优选方案。
参考文献
Yi S, Ren G, Zhu Y, et al.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hepatic steatosis and hepatitis B virus: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Virology Journal, 2024, 21(1): 2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