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克索——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新型多巴胺激动剂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的运动功能。它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与大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有关。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它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遗传、环境和年龄老化是三大主要因素。遗传方面,约10%的患者有家族史,呈不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环境方面,长期接触某些杀虫剂、除草剂或某些工业化学品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多巴胺合成减少,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
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静止性震颤是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运动迟缓表现为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肌强直表现为肢体和躯干肌肉呈现非对称性的强直和僵硬。姿势平衡障碍则表现为患者站立时呈现屈曲体姿,行走时步态慌张,容易跌倒。
普拉克索(Pramipexole)是一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及其综合征的药物,属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够与多巴胺受体D2亚家族结合,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特异性,特别是与其中的D3受体有优先亲和力。
普拉克索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兴奋纹状体的多巴胺受体来减轻帕金森患者的运动障碍。普拉克索与多巴胺受体结合后,能够模拟多巴胺的作用,增加多巴胺在神经传递中的效果,从而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普拉克索还能够保护多巴胺神经元,避免因缺血或其他原因所带来的退化,进一步支持其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
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多中心研究(II期)招募了78名患有晚期帕金森病且伴有运动波动等治疗并发症的患者(男女不限),并分配他们接受普拉克索(n=34)或安慰剂(n=44)治疗,以及之前稳定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7周剂量滴定间隔,4周维持期)。
疗效的主要终点是"用药期间"(服用研究药物后2小时)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总分与基线相比的变化。安全性和耐受性根据不良事件、生命体征、实验室测量和心电图记录进行评估。
普拉克索组的UPDRS总分、第II部分、第III部分(日常生活活动和运动检查)和第IV部分(治疗并发症)的子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普拉克索组的平均UPDRS总分下降了37.3%,而安慰剂组下降了12.2%(p<0.001)。普拉克索组患者报告的"停药期"总体减少了12%,每天的"开药期"增加了1.7小时,而安慰剂组患者"停药期"增加了2%。没有意外的安全结果。不良事件概况显示耐受性很高。普拉克索组最重要的不良事件是疲劳、运动障碍和生动的梦境。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普拉克索治疗是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辅助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以及治疗相关的并发症。
参考资料:
1.普拉克索美国FDA说明书.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2021/020667s044lbl.pdf.
2.Pinter MM, Pogarell O, Oertel WH. Efficacy, safety, and tolerance of the non-ergoline dopamine agonist pramipexole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arkinson's disease: a double 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randomised, multicentre study.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1999 Apr;66(4):436-41. doi: 10.1136/jnnp.66.4.436. PMID: 10201413; PMCID: PMC1736320.
注:本文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做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如涉及到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我号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文编辑:张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