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PET/CT诊断输尿管癌1例

2024-05-28 18:05   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手术范围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肾功能以及肿瘤分期、分级来确定。

病史摘要:

患者老年女性,73岁,近期因"贫血"外院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全身多处骨质破坏。现为寻找原发灶及了解全身情况来我影像中心行PET/CT全身检查。

检查所见:

PET全身MIP图像

88651716879588232

PET/CT融合显像

37141716879588414

图1

70421716879588574

图2

76341716879588714

图3

96501716879588843

图4

5111716879589000

图5

34071716879589162

图6

93161716879589303

图7

50771716879589419

图8

图1--8 PET/CT示:右侧输尿管下段呈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41Hu,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上下径约4.1cm,管径约1.1cm,SUV最大值为23.4,平均值为18.1;右肾体积缩小,右侧输尿管大部分及肾盂扩张积液(其内尿液未见生理性放射性滞留);肝右叶前下段见一结节状放射性摄取增高影,大小约1.7cm×1.2cm,SUV最大值为5.6,平均值为5.1;部分颅底骨、双侧肱骨、双侧锁骨、双侧肩胛骨、胸骨、双侧各肋骨、颈胸腰各椎体及部分附件、骨盆诸骨及双侧股骨上段广泛骨质密度不均匀破坏,放射性摄取不同程度增高,SUV最大值为4.8,平均值为4.0。上述,考虑右侧输尿管下段恶性肿瘤(输尿管Ca)伴肝右叶前下段转移和广泛骨转移,结合病理。

病理结果:输尿管移行细胞癌

讨 论

一、概述

原发性输尿管癌是临床少见的尿路上皮恶性肿瘤,仅占上尿路肿瘤的1%,好发于男性,发病年龄多为60岁左右,多为单侧发生,约75%发生在输尿管下段,多为移行细胞癌。由于输尿管癌发病比较隐蔽,其早期临床症状往往与其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结石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

二、病因与危险因素

输尿管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与肾盂及膀胱肿瘤相似,吸烟、饮用咖啡、滥用镇痛药、某些特殊职业、慢性炎症、积水、结石、使用环磷酰胺化疗、遗传等多种因素与输尿管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三、临床特征

1、血尿

58%~98%的肾盂、输尿管癌患者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常是间歇性、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并可出现条索样血块,活动和劳累后加重。有些患者可由于短时间内出血量稍多,在输尿管内塑形成长条状血块,也有人称之为"蚯蚓状血块"从尿液中排出。

2、疼痛

少数患者因肿瘤阻塞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后可引起腰部不适、隐痛及胀痛,偶可因凝血块或肿瘤脱落物通过输尿管时可引起肾绞痛。

3、肿块

因肿瘤长大或梗阻引起肾盂、输尿管积水时,表现为腰部钝痛,并可在腹部扪及肿大的肾脏。

4、其它症状

晚期病人出现贫血、肾功能不全。

四、临床分型

管壁增厚型(Ⅰ型):肿瘤呈偏心性或环行局限性管壁增厚,形态不规则,无明显肿块形成。

管内肿块型(Ⅱ型):管腔内见软组织肿块形成,无或伴有管壁增厚。

腔外肿块型(Ⅲ型):肿瘤突破管壁伴有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输尿管管壁外脂肪间隙模糊。

五、检查及诊断

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B超、IVU、CT扫描作为输尿管癌影像学检查的常规方式。B超检查具有检查方便、可重复检查、价格低等多种优点,但对于尚未引起输尿管积水的小病变不敏感。IVU则常用于不明原因引起的肾积水检查中,其能有效的对患者尿路梗阻部位及程度进行反应,然而由于受患肾输尿管不显影的影响,因此,不能对充盈缺损现象进行显示。而CT扫描则在发现输尿管内肿物、输尿管壁增厚、判断腹膜是否伴有肿大淋巴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对于小病灶同样敏感性欠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18F-FDG PET/CT检查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优势逐渐显现出来。2012年一篇关于膀胱癌的Meta分析认为18F-FDG经泌尿系统代谢,对于泌尿系统肿瘤的诊断较困难,但更多文献报道通过各种介入手段,如注射利尿剂、充分水化、膀胱冲刷、导尿管辅助显像、延迟显像等克服上述缺陷,结果显示18F-FDG PET/CT的诊断敏感性(85%)高于常规CT( 77%)。此外,18F-FDG PET/CT检查的一次性全身成像方式和功能代谢显像在进行临床分期中具有其他检查无可比拟的优势,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此例患者外院行CT及MRI检查,发现全身多处骨质转移灶,但并未发现原发灶,于本中心行18F-FDG PET/CT检查,发现右输尿管下段条状软组织灶,代谢异常增高,延迟扫描病灶代谢持续性增高,由此可发现18F-FDG PET/CT对于体积较小的输尿管肿瘤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输尿管肾盂镜检查并不是常规检查项目,通常用在常规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需要肉眼观察决定是否能够做保留肾功能的手术时。

六、治疗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手术范围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肾功能以及肿瘤分期、分级来确定,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仍是传统治疗输尿管癌的首选方法,其适应症广,局部复发率低。近年来,微创概念日益广泛地用于临床实践中,联用尿道电切镜和腹腔镜行膀胱袖套状切除及肾输尿管全切是治疗上尿路恶性肿瘤又一重要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发展方向。另外,随着对于本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开始倾向对低分期、低级别的肿瘤行保守性手术,可采用保留肾脏的手术。在术前不能准确判断肿瘤分期、分级的情况下,应予选根治性手术。无论是根治性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应加强随访,密切观察有无肿瘤复发。

参考文献:

[1] KIRKALI Z,TUZEL E.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ureter and renal pelvis[J].Crit Rev On col Hematol,2003,47(2):155-169.

[2] FETTOUH HA,RASSWEILER JJ,SCHULZE M,et al.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 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J].Eur Urol, 2002,42(5):447-452.

[3] 李学朝,张轶庠.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7):902-904.

[4] 黄辉虎,郭晓峰,王仕钦.肾盂癌和输尿管癌的手术治疗体会.CNKI:WanFang,201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检查,输尿管,手术,治疗,诊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少见恶性肿瘤之肺部中线癌(又名:NUT癌)
    打开APP 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
  • 【高尚病例】PSMA PET/CT诊断前列腺癌的意义
    打开APP 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
  • PET/CT诊断食管癌术后左肺上叶鳞癌1例
    打开APP 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