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下降,警惕颅内肿瘤
46岁的陈姐(化名),1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力下降。在当地医院眼科进行视力检查,结果提示右眼0.5,左眼1.2。经过药物治疗后,视力未见明显好转。
随着时间推移,陈姐右眼视力仍在进行性下降。1月前,陈姐再次到当地医院就诊,这次进行颅脑MR检查才发现鞍上存在占位性病变。为寻求进一步诊疗,陈姐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我院神经外六科副主任谭家亮接诊了患者。进一步完善头颅MRI检查,结果提示患者的鞍结节区偏右侧存在占位病变,大小约22mm×23mm×16mm,病变压迫视交叉及垂体柄。结合患者的症状,谭家亮考虑是脑膜瘤可能性大。
术前头颅MRI检查:鞍结节区偏右侧(前床突)占位。
术前头颅CTA检查:鞍结节区偏右侧占位性病变。
经科室讨论,认为患者的诊断明确。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与准备,谭家亮带领神经外六科团队为患者在全麻下行鞍结节病变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瘤,色红,质软,边界尚清,血供丰富。视神经、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被肿瘤包绕、压迫。谭家亮在显微镜下仔细分离肿瘤,分块全切肿瘤。术中视神经及颈内动脉保护良好。
术后,陈姐恢复良好,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病理结果示:鞍旁脑膜皮细胞型脑膜瘤,WHO 1级。
术中切除肿瘤。
术后头颅MRI:肿瘤已全切。
术后病理:脑膜皮细胞型脑膜瘤。
谭家亮介绍,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蛛网膜颗粒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膜瘤生长的位置不同,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的症状,该患者脑膜瘤生长于鞍结节,对视交叉及垂体柄造成挤压,导致她出现视力下降,如果不及时手术处理,不仅视力会持续受损,还会导致其他症状。谭家亮介绍道:"80%-90%的脑膜瘤为WHO Ⅰ级,可以经手术治愈。"
手术切除是治疗症状性脑膜瘤的首选方法。谭家亮提醒,一旦发现脑膜瘤,首先考虑手术切除,对于占位效应明显,颅内压升高的患者更应及时手术切除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