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不明原因持续发热,“元凶”竟是一个隐蔽病灶的“伪装者”
61岁的庞先生(化名),持续不明原因发热长达10天,医生抽丝剥茧,层层排查病因,最终发现"元凶"竟是一个将自己"伪装"了的罕见病症。
持续发热,致病原因不明
患者庞先生,1周前出现发热,最高达39℃,伴咽痛,痛如刀割,不能进食。在当地诊所治疗后,咽痛消失,但仍然持续发热,且颈前肿大,遂来我院治疗,由内分泌科收入院。
入院前甲功正常,超声显示甲状腺肿大;入院后查体:咽部无充血,甲状腺Ⅲ度肿大、无压痛,心肺听诊及腹部查体无异常。急查感染指标降钙素原仅仅是轻度增高,胸部CT正常。并无多大异常的检查结果,摆在医生面前一个棘手的难题:患者的持续性发热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若是感染,病灶又在哪里?
"真相"不明,只能是一边对症退热,一边继续排查感染灶。
发热不退,医生果断决策
入院第三天,患者发热已进入第10天,所幸,一系列的化验结果让医生敏锐地发现了矛头指向。
化验结果显示:甲状腺的激素水平明显增高,呈现甲状腺毒症状态,甲状腺球蛋白>500ng/ml,肝功转氨酶升高;呼吸道的病原体九项正常,尿常规正常。患者目前发热、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毒症、甲状腺球蛋白高、血沉快均支持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的诊断。亚甲炎,是甲状腺因为炎症破坏,导致其特有的甲状腺球蛋白及甲状腺的激素大量释放入血,本病多继发于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转氨酶的升高也可以用病毒感染来解释,只是缺少甲状腺区域疼痛这一条特征性的诊断依据。
医生果断按照亚甲炎的治疗方法,为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保肝降酶。同时,继续排查流感、新冠病毒。
发热顿消,疾病褪去伪装
按亚甲炎治疗的当天下午,患者退烧,此后十余天一直未再发热。治疗第7天,降钙素原恢复正常;治疗第13天,甲状腺的激素水平、甲状腺球蛋白、血沉均恢复正常。毫无疑问,造成患者持续发热的"元凶"正是亚甲炎。
亚甲炎是一种发生于甲状腺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多由病毒引起,起病前1-3周常有病毒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甲状腺部位的疼痛或压痛是最为明显的临床表现,可庞先生的甲状腺部位罕见得没有疼痛表现。
亚急性甲状腺炎作为不明原因发热的罕见病因,其本身就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占甲状腺疾病的5%。炎症可引起甲状腺肿大,甚至2-3倍大;炎症还可引起甲状腺区域疼痛,有时呈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少数呈隐痛,易被误认为咽喉炎。该患者在炎症肿大明显的情况下,没有任何颈部疼痛,只是单纯发热,因此,很容易因单纯发热的"伪装"而不能及时发现病灶。
内分泌科医生提醒:如果发热的同时出现甲状腺区域的肿大、疼痛,疼痛或可放射至耳、咽喉、下颌、枕后,也可自一侧转移至另一侧,那么应考虑亚甲炎的可能,患者应及时就诊,以免贻误病机,延误治疗。
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