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后16年,右下肢肿胀4月,会是什么疾病?
病史摘要:
患者老年女性,60岁,宫颈Ca手术16年,子宫全切,自诉早期,未行放及化疗。现出现右下肢水肿4个月,从足开始,渐至小腿全部,足部晨轻暮重,以小腿中上段前侧明显并呈持续性,质软稍韧,无明显边界,指压凹陷恢复快,无皮温升高,局部皮肤无破溃,无发热症状。
近期有左侧疝气术后病史。
检查所见:
【检查所见】
PET/CT显影图像如下:
【PET/CT 全身MIP图】
【PET/CT融合图】
【PET/CT融合图】
【PET/CT融合图】
【PET/CT融合图】
【PET/CT融合图】
【PET/CT融合图】
【PET/CT融合图】
【PET/CT融合图】
【临床检查资料】
PET/CT检查示:
宫颈癌术后,子宫及双侧附件术后缺如,术区阴道残端未见占位及放射性摄取增高灶。盆腔无积液。盆腔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及异常放射性摄取增高影。
左侧腹股沟区疝术后改变,左侧髂窝区见一囊性低密度影,大小约2.7cm×1.9cm,CT值约22Hu,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SUV最大值为4.1,平均值为3.5。
右侧胫骨大部分(中上段为主)髓腔内密度轻度增高,边界不清,部分层面骨皮质稍显毛糙,周围肌肉肿胀模糊,上述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上下径约25.0cm,SUV最大值为3.4,平均值为3.0,边界不清;左侧肱骨干髓腔内条状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边界不清,SUV最大值为3.4,平均值为1.8,CT示髓腔内密度增高。
【病理】
【病例小结】
该患者为老年女性,因右下水肿4月入院,既往有宫颈癌术后病史16年,首先要排除转移性及血管源性,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如右下肢静脉血栓引起右下肢水肿,但该患者未行放疗,口述为早期,盆腔内未见增大转移淋巴结压迫髂血管的情况,加上PET/CT影像可以排除。
PET/CT示右侧胫骨大部分(中上段为主)髓腔内密度轻度增高,边界不清,部分层面骨皮质稍显毛糙,周围肌肉肿胀模糊,左侧肱骨干髓腔内条状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边界不清,SUV最大值为3.4,CT示髓腔内密度增高,以骨髓区病变为主,肌肉肿胀,非皮下脂肪间隙肿胀,并且以小腿为主,大腿无水肿,不支持血管源性水肿,该病变FDG摄取轻度增高为主,骨髓病变呈节段性侵犯,常规骨转移无法解释,所以要考虑二元论肿瘤,并需与骨髓炎鉴别。PET/CT检查对于浆细胞瘤/骨髓瘤优势非常明显,不仅能排查骨骼内病灶,亦能排除骨髓外病灶。
不同部位浆细胞瘤病例1:
男性 54岁
【PET/CT融合图】
【PET/CT融合图】
【CT图】
不同部位浆细胞瘤病例2:
女性 70岁
【PET/CT融合图】
【PET/CT融合图】
讨 论
一、概述
浆细胞瘤(Plasma Cell Myeloma,PCM)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由浆细胞(plasma cell)克隆增生引起。
二、浆细胞肿瘤分类
三、主要病因
目前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染色体与遗传基因异常、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慢性炎症、长期暴露于辐射及有害化学物质有关。
四、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根据肿瘤侵犯的部位不同症状多种多样,没用特异性,常见表现如骨骼肿痛,以脊柱骨及骨盆骨多见,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贫血、肾功能损害、蛋白尿、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高钙血症、皮下水肿,压迫脊髓出现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五、浆细胞瘤病理诊断标准2023
以下是浆细胞瘤的病理诊断标准:
1. 骨髓浆细胞瘤(Multiple Myeloma,MM)的诊断标准:
- 骨髓中浆细胞比例超过10%;
- 存在与浆细胞克隆增生相关的骨损害、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或者贫血。
2. 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SP)的诊断标准:
- 骨髓中浆细胞比例小于10%;
- 存在单个骨骼病变或者单个软组织病变;
- 没有与浆细胞克隆增生相关的其他器官损害。
此外,浆细胞瘤的病理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来综合判断。常见的病理学特征包括:
1. 浆细胞克隆增生:骨髓涂片或活检组织中可见大量克隆性浆细胞的存在。
2. 核浆异型性:浆细胞核呈椭圆形或梭形,核浆比例增加,核分裂象较少
3. 浆细胞浸润:浆细胞可浸润骨髓、骨骼、淋巴结、肾脏等组织。
4. 免疫组化标记:浆细胞通常表达CD138、CD38、CD56等标记物,同时也会表达免疫球蛋白(Ig)。
需要注意的是,浆细胞瘤的病理诊断应由有经验的病理学家进行,并结合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此外,浆细胞瘤的病理分型和分级也有一定的影响,如Durie-Salmon分型和国际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等。
六、辅助检查
血常规、肾功能、血液生化检查、免疫球蛋白测定、蛋白电泳图、骨髓涂片、细胞遗传学、影像学检查等。
七、治疗
多首选放射治疗,病灶局限且容易切除者,可以手术治疗,术后再行局部放射治疗;
发展为多发性骨髓瘤时,可进行联合化疗;
孤立性浆细胞瘤预后良好(但少见),多病灶浆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差异大,早发现、早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浆细胞瘤病理诊断标准2023。
2.2022年ICC浆细胞肿瘤分类(修改自2014年IMWG共识标准)
图文来源: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公众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