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专栏:银杏内酯注射液对脑缺血脑组织抑制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之一,其中由缺血缺氧引起的脑血管疾病一直处于居高不下、连续上升的趋势。脑缺血可引起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细胞内Ca2+浓度增高、NO及自由基的释放,这些物质均可诱导缺血区神经元凋亡。细胞凋亡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重要作用已倍受关注,现有资料表明,bcl-2是抑制凋亡基因,本实验旨在研究脑缺血状况下脑组织bcl-2的表达及银杏内酯注射液对其表达的影响。
试验方法与结果
实验选取SD大鼠1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组、GL高剂量组[80 mg/(kg·d)]、GL中剂量组[40 mg/(kg·d)]、GL低剂量组[20 mg/(kg·d)]、ND组[4 mg/(kg·d)]和YXY组[40 mg/(kg·d)],每组20只动物。假手术组和MCAO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相应药物灌胃,1/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1 h,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稍加改进制备大鼠MCAO模型。假手术组大鼠麻醉后仅分离颈内外动脉分叉,不阻塞大脑中动脉。
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MCAO术后4、8、24h进行行为评分。根据标准评分,满分为11分,分数越高,动物行为障碍越严重。结果见表1。
GL对MCAO大鼠脑组织bcl-2表达的影响:缺血24 h进行神经行为评分,筛选造模成功大鼠断头取脑,去掉嗅球、小脑和低位脑干后,各组标本均于额极后6 mm处取材,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制成4 μm厚的连续冠状切片。采用SABC法染色,DAB显色,蒸馏水洗涤,苏木素轻度复染、脱水、透明、封片,显微镜下观察。实验观察到假手术组及MCAO缺血模型组bcl-2表达阴性;GL高、中剂量给药组可见缺血侧缺血区域胶质细胞bcl-2大量表达,bcl-2阳性细胞胞浆染成黄褐色,呈颗粒状,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缺血侧大脑皮质躯体感觉运动区及纹状体尾状核、杏仁核区,下丘脑内侧区及海马区;其余各给药组缺血区域胶质细胞有不同程度阳性表达。
讨 论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细胞凋亡参与脑缺血损伤过程。参与凋亡过程的基因调控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已知的基因主要有凋亡诱导基因(如c-myc、p53、c-fos等)和凋亡抑制基因(如bcl-2等)。bcl-2(Bcellymphoma/leukemia-2)基因是从滤泡性B细胞淋巴瘤的14号和18号染色体易位t(14、18)断裂点上分离出来的。目前已发现的bcl-2基因家族成员有bcl-2、bcl-x、bad、bak、bag-1、Al、mcl-1、bax、bcl-xs、bcl-xl等,参与细胞凋亡调控。bcl-2是一种与线粒体膜相关联的稳定蛋白,高浓度的bcl-2可抑制内质网Ca2+释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
曲友直等研究表明,bcl-2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与bcl-2及bax之间比率大小有关,当bax高表达时,可形成bax-bax同源二聚体,促进细胞凋亡;而bcl-2高表达时,可形成bax-bcl-2异源聚体,抑制细胞凋亡。bcl-2可能还有抗氧化剂的作用,其在神经细胞中的过度表达与细胞组分氧化损伤的降低及活性氧中间体的生成减少有关,所以bcl-2可能抑制由活性氧物质诱导的细胞凋亡。
本实验观察了脑缺血24 h脑内bcl-2的表达及银杏内酯注射液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GL可上调脑缺血大鼠脑内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缺血造成的脑细胞凋亡,这可能是GL抗脑缺血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关GL对脑缺血后bcl-2基因家族的作用机制更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资料:任俊,贾正平,何晓英,张汝学,马慧萍.银杏内酯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脑内bcl-2表达的影响.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5年9月30日 第36卷第9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