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手术设备为何能用在腰突手术中?
腰椎间盘突出的射频消融术,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手段。其原理就是电极工作端输出1.71MHz的射频电磁波,使局部组织内水分子剧烈震荡,大分子化学键断裂,从而达到消融目的。
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就是电极工作端准确的穿刺突出物,直接使致病部分的髓核和或纤维环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解除压迫,很少伤及正常的髓核组织,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结构的完整性,不改变腰椎原有平衡及稳定性的治疗方法。
那么为何普通高频电刀不能用在腰突手术中呢?
主要是射频级高频手术电刀与普通高频手术电刀的频率和波形不同,继而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原理和效果的不同。
第一:两者的频率不同,我公司研发的双极消融射频电刀的工作频率是1.71MHZ,而普通高频电刀的工作频率则为450KHz—650KHz。
第二:射频级高频手术设备,其工作原理是电极工作端输出1.71MHz射频电磁波(而非电流),细胞的极性水分子在这个局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振荡、撞击、膨胀,大分子化学键断裂,从而实现消融功能;于此同时,水分子在高速运动过程中摩擦生热,产生蛋白质变性,完成凝血过程。
优点在于工作温度低,射频输出,不刺激神经根,在椎间孔镜下全方位的完成消融凝血,准确的消融椎间盘内的髓核组织,消融凝血分屏显示更加直观更加方便操作确保了手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普通高频手术设备工作时,电流通过电极,电极与人体接触处的面积越小,阻抗就越大,接触位置热量就越大,细胞受热破裂、凝血(类似于气球被烫破),以此达到切割或止血的目的。
缺点是温度高会造成组织碳化或蛋白质变性,发生烫伤。
第三,工作原理的不同继而决定了操作方式的不同及效果的不同。
普通高频手术设备工作时必须有负极板(电流流经人体,再从负极板流回主机从而构成回路),且面积足够大,与人体接触良好,否则温度高造成组织碳化或蛋白质变性,发生烫伤;切割时,需要施以一定的机械力,容易造成创面比较大,伤口愈合时间长。主要应用在大手术中。
缺点是:一是必须有负极板,而且必须面积足够大,必须与人体接触良好,否则接触面积小,阻抗就大,将发生烫伤;二是有电流经过人体
射频级高频手术设备没有电流,不需要负极板,只需要中性极板与电极之间形成电磁波,不需要与人体直接接触,可以隔着布单或衣服放置,也可远离手术区域。40℃-70℃低温切割,对人体组织侧面热损伤更小、创面小,愈合快。主要应用在微创精细手术中。
射频电波刀是在椎间孔镜下进行全方位的消融凝血,配合专用的腰椎电极,可准确的消融椎间盘的髓核组织,消融凝血分屏显示,更加的直观方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