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 | 爱耳护耳,关注听力健康
全国爱耳日 | 爱耳护耳,关注听力健康
外泌体可能作为改善听力损失的潜在疗法
耳朵是五官中一个重要的器官,它除了掌管听觉外,也兼具保持身体平衡的机能。因为有耳朵,我们才能听到大自然美妙的声音,才能与人更好地交流,耳朵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2024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良好的沟通交流与听力健康,是我们与彼此、与社会、与世界的连接。但是,耳聋也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致残性感官缺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超过5.3%的世界人口(约3.6亿人)患有致残性听力障碍;2016年,全国听力障碍与耳病调查显示,我国中度以上听障人口达7106万;耳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耳廓主要起着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连接耳廓和中耳。
·中耳: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构成。中耳主要起着传导和扩大声音的作用。
·内耳:结构非常复杂,由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负责平衡感觉,而后者与听觉有关。
若是耳的任何一部分受损,结果可能很严重,甚至会造成失聪。
耳朵的常见病有哪些?
·突发性耳聋:一种原因不明的突发性神经性耳聋,目前认为是血管病变、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内耳损伤所致。
·老年性耳聋:由于内耳和听神经的退行性变所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一般发生于60岁以后,是老年人致聋的主要原因。
·分泌性中耳炎:当中耳的引流通道咽鼓管阻塞时可出现中耳积液,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及耳隔膜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导致传导性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症状是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听力逐渐下降,合并胆脂瘤者,可引起多种颅内、外并发症。
先天性∕遗传性耳聋:先天性耳聋指出生时就存在的。遗传性耳聋是由于染色体异常的原因,属于家族性遗传病。
毛细胞是内耳的机械感觉感受器,关乎人体的听力和平衡,耳蜗脑细胞受损会直接导致耳内的感音神经性听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力损伤。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耳蜗脑细胞在受损之后就无法再生,但是仍然有许多科研团队致力于让耳蜗脑细胞再生的研究之中。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神经科学前沿》期刊杂志发表了一篇《干细胞作为听力损失的潜在疗法》并总结了基于外泌体的听力损失治疗的研究进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在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iPSCs、内耳祖细胞和神经干细胞(NSCs)在听觉障碍修复和再生中的应用现状。但由于伦理和安全问题,它们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多种修复组织损伤的机制,包括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增强血管生成以及抑制炎症和氧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外泌体将囊泡的负载(例如脂质、蛋白质和其他分子)递送至目标细胞。研究表明,这些外泌体可以通过激活特定的信号通路来促进受损组织的再生,调节细胞免疫反应并减少细胞炎症反应。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可以帮助神经元和突触再生,减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症状。此外,外泌体在耳蜗感觉HCs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外泌体也被证明可以预防药物引起的听力损失。例如,通过HSP70途径响应顺铂和其他药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分泌的外泌体减少了小鼠耳蜗HC的凋亡。
外泌体在如今治疗听力损失的研究中被寄予厚望,也期望相关研究能够砥砺前进,将来能够造福耳聋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