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立酶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怎么样
拉布立酶和其他蛋白一样,可能会在人体内引起过敏反应,包括速发过敏反应和/或潜在致命的速发过敏反应性休克。临床研究中,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速发过敏反应的发生率<1%。这可在包括首次给药在内的治疗期间的任何时候发生。这些反应的体征和症状包括支气管痉挛、胸痛和胸闷、呼吸困难、缺氧、低血压、休克和荨麻疹。患者应该被密切地监控是否发生速发过敏反应。一旦患者出现严重的超敏反应,应立即并永久地停止使用本品,并予以适当的治疗。
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在一种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另一种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直接相比较,且可能不能准确反映临床实践中实际的发生率。
以下数据反映了在265名儿童和82名成人中拉布立酶的暴露情况,患者来自一项阳性药对照试验、两项无对照的试验和一项无对照的安全性试验(n=82)。其它数据来自一项扩展试验项目中的356例患者,该人群仅采集了严重不良反应数据。在这703例患者中,63%为男性,年龄中位数为10岁(从出生后10天到88岁),患者中包括73%的白种人、9%的非洲人、4%的亚洲人和14%的其它/未知人种。
在这347名患者中,无论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如何,均进行了评价,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为呕吐(50%)、发热(46%)、恶心(27%)、头痛(26%)、腹痛(20%)、便秘(20%)、腹泻(20%)、黏膜炎(15%)和皮疹(13%)。在试验1中,即一项阳性药对照试验中,下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使用拉布立酶的受试者中比使用别嘌呤醇的受试者中更高:呕吐、发热、恶心、腹泻和头痛。尽管在两个给药组中皮疹的发生率相似,但仅有拉布立酶给药组的一名患者报告了严重皮疹。
在试验4中,275例患有白血病、淋巴瘤或实体瘤并存在高尿酸血症和肿瘤溶解综合征(TLS)风险的患者在非盲临床试验中被随机分组接受拉布立酶单药治疗或别嘌呤醇单药治疗或接受两者联合治疗。拉布立酶治疗组中所有与药物相关的所有级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3%,拉布立酶/别嘌呤醇联合治疗组为5.4%,别嘌呤醇治疗组为1.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患者禁用本品,因为过氧化氢是尿酸转化生成尿囊素的一种主要副产物。在使用拉布立酶的患者中有报告溶血的发生。临床研究中,<1%的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会发生溶血,严重的溶血反应发生在本品开始使用后的2~4天。发生溶血的患者应立即并永久停止使用本品。应采用适当的患者监测和支持措施(例如,输液支持)。使用本品之前,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高危患者进行筛查。
在使用拉布立酶的患者中有报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发生。临床研究中,<1%的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会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这些包括需要医疗支持措施干预的严重低氧血症病例。目前还不清楚对于细胞色素b5还原酶(旧称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或其它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酶类缺乏的患者,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的风险是否更高。确定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患者应立即并永久停止使用本品。应采取适当的监测和支持措施(如,输液支持,给予亚甲蓝)。
拉布立酶在体外对别嘌呤醇、阿糖胞苷、甲强龙、甲氨蝶呤、6-巯基嘌呤、巯鸟嘌呤、依托泊苷、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和长春新碱的代谢无影响。因此预期其在患者体内与这些药物之间不会发生基于代谢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在临床前体内研究中,拉布立酶对CYP1A、CYP2A、CYP2B、CYP2C、CYP2E和CYP3A同工酶的活性无影响,表明其无潜在的诱导或者抑制作用。因此,预计在本品的推荐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案下,本品不会产生具有临床意义的P450介导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