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流感化将是新冠病毒的未来?

2024-02-21 11:49   柏思荟

新冠是否会发展成为普通感冒?

2019年年底,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席卷全国,带来了长达3年的抗疫之战。

而这种症状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过,当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一半的居民都被这种呼吸道疾病所侵袭,老年患者群体显著高于青年群体,以干咳为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些人出现"味觉和嗅觉失调",且死亡人数上升。

这听起来似乎与“COVID-19”一模一样。

而早在2002年,中国广东省的广州市也发生了一种不同于普通的流感,症状更加严重的神秘的肺炎病例。很快,这种疾病传播到了香港、新加坡、加拿大和美国等地,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这就是SARS病毒。

直到2005年,科学家们指出不管是在100多年前的俄罗斯,还是在中国发生的SARS和COVID-19,大流行病因不是流感病毒,而是冠状病毒。

前几日,Science首页的一篇文章也同样也从新冠病毒的4个表兄弟的发展对其未来可能结局进行了猜测。目前,这4种病毒每年秋冬季节都会出现,占感冒发生的 30%。但这4种病毒更早之前可能都曾引发过更严重的疾病,这让一些病毒学家看到了 COVID-19 未来的希望。"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的病毒学家Lia van der Hoek预测说:"这四种病毒预示了新冠未来发展模式。"SARS-CoV-2 (COVID-19的病原体)或将成为一种普通感冒。

图源:文献[1]

01

SARS-Cov-2被忽略的表兄弟

OC43

一个多世纪前的导致俄罗斯流行病的就是名为OC43 的冠状病毒。最初被认为可能在1889年从牛首次传播到人,引起大流行,杀死了近百万人。而俄罗斯“流感”冠状病毒如今依然流行,感染症状并不比感冒严重,每年30%的感冒就是他们造成的。

NL63

NL63 的祖先是马里兰州的三色蝙蝠。根据《Journal of Virology》2012 年的一项估计,通过与蝙蝠病毒的基因比较表明,NL63 是在 563 到 822 年前传入人类的。而NL63 最初是在荷兰一个 7 个月大女婴的鼻腔样本中被发现 ,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烧、红眼病和流鼻涕。Ron Fouchier在附近伊拉斯姆斯医学中心的实验室也同时发现了似乎相同的病毒,两个团队的研究结果在 2004 年初春的几周内相继在网上公布。

现如今,NL63冠状病毒在人类中仍存在,但感染率较低。由于其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呼吸道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因此目前对人类的威胁相对较小。

229E

对于冠状病毒HCoV-229E,几乎100%的人可能感染过。作为引起人类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229E常引起人普通感冒,也是目前流行较广的普通冠状病毒株。229E感染呈现季节性流行,每年春季和冬季为疾病高发期,潜伏期2-5天,人群普遍易感。多项血清学研究结果表明,几乎100%的儿童在幼年早期均感染过229E冠状病毒。

HKU1

HKU1的进化史最为模糊,因其基因序列与鼠肝炎病毒接近,因此推测它起源于啮齿动物。最初在2005年由香港大学临床微生物学家 Patrick Woo 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一位患有不明原因肺炎的 71 岁老人身上发现。

经研究表明,HKU1冠状病毒具有季节性,高峰在晚秋、冬季,其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呼吸道冠状病毒。其感染症状也相对轻微,但对于有基础疾病和免疫抑制的患者,会加重症状并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02

SARS-Cov-2是否能“流感化”?

当 SARS-COV-2 开始在全球肆虐时,研究人员就在考虑,对其四种较温和的近亲的免疫记忆是否能削弱这种新病毒的影响。因为所有冠状病毒都有相同的基本蛋白库,这表明反复接触感冒所积累的免疫反应可能会缓解 COVID-19。但为何就算只有4种冠状病毒在人间悄然流行,但反复感染建立起的免疫力为什么被新冠病毒破解?

问题出在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与它的4位表兄显著不同,因此,针对感冒冠状病毒的抗体并不能预防 SARS-CoV-2 的感染,也不能减轻其引起的症状。2023年《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刊登一篇文章,甚至指出OC43的抗体可能会干扰机体产生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抗体,还会进一步增加被称为“Long Covid” 的持久性衰弱症状的风险 。

但也有相反观点,“感冒”冠状病毒的免疫是有益的,从未感染新冠病毒患者分离到的T细胞能识别和摧毁SARS-CoV-2感染的细胞。在疫情早期,事先存在的感冒冠状病毒免疫确实显著降低了感染,至少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与普通感冒序列和SARS-CoV-2序列之间的相似性有关。但现在基本没什么意义了,毕竟地球上的人要么接种了疫苗,要么被感染,已经拥有特异免疫。

所有4个感冒冠状病毒在初起时都是致死性很强,后来就变得很弱,但这种结局能否在新冠病毒身上重演仍是一个未知数?而持相反观点的科学家们则认为,在HIV上从未表现过弱化的趋向,因此也不存在让新冠病毒变弱的进化压力。这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新冠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化,呼吸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