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女子一侧肢体抽搐3年余,原来是肿瘤压迫
来自潮汕地区的赵姨(化名)今年66岁。大概从2019年起,赵姨就无故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伴不自主抽搐,每次持续数分钟后会缓解。大概几个月发作一次,所以她也没有重视。
就这样过了3年后,赵姨肢体抽搐发作的情况越来越频繁,每个月发作3次左右。去年6月底的一天,赵姨突然头晕,呈天旋地转感,伴双侧听力下降。她这才决定到当地医院就诊。外院头部影像检查结果提示左侧额顶部占位性病变。为寻求进一步诊疗,2023年7月中旬,赵姨在家属陪同下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我院神经外六科副主任谭家亮接诊后,为患者完善了相关检查。脑电图检查结果提示癫痫样放电,右侧中央、顶区及Cz、Pz。颅脑MRI结果提示左侧顶部大脑镰旁-上矢状窦旁占位性病变,大小约54mm×45mm×43mm。
▲术前头颅MRI检查:左侧顶部大脑镰旁-上矢状窦旁占位性病变。
经神经外六科讨论,认为患者脑膜瘤的诊断基本明确。由于肿瘤体积大,占位效应明显,且肿瘤下方压迫患者中央运动功能区,导致癫痫发作。
完善术前检查,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神经外六科遂在全麻下为患者行左侧额顶部镰窦旁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瘤组织呈黄白色、质脆、血供丰富,基底位于大脑镰,部分侵犯上矢状窦。医生在显微镜下分块全切肿瘤。
术后,赵姨恢复良好。虽然肿瘤位于中央运动功能区,但术中切除肿瘤时对运功功能保护良好,术后手脚活动正常。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为左侧额顶过渡型脑膜瘤。术后至今,赵姨没再出现肢体抽搐的情况。
▲术后头颅MRI:左侧额顶部镰窦旁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改变。
▲术后病理结果:左侧额顶过渡型脑膜瘤。
谭家亮介绍,脑膜瘤是大脑内部的一种常见肿瘤,起源于蛛网膜颗粒细胞。根据肿瘤生长的位置,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各种症状。本例患者颅内脑膜瘤生长于中央运动功能区,所以导致患者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抽搐等症状,其次头痛、头晕等症状也是脑膜瘤的常见症状。不过80%-90%的脑膜瘤为WHO Ⅰ级,可以经手术治愈。
手术切除是治疗症状性脑膜瘤的主要方法。谭家亮强调,一旦发现脑膜瘤首先考虑手术切除,尤其对于占位效应明显、颅内压升高的患者,更应及时手术切除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