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质控指标:提高超声危急值10分钟内通报完成率
在医疗领域时间常常是生死攸关的决定因素,而2022年度超声诊断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为:“超声危急值10分钟内通报完成率”,可见目前各类型医疗机构危急值通报率及时率仍有改进空间。
超声危急值相关指标有:报告制度覆盖率、标准化登记完成率、危急值通报率、10分钟内通报完成率、危急值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用率等,了解危急值管理政策、改进策略,推进流程优化。
01
政策背景
在2023年8月28日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一文中强调,术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变化,规范处置危急值。
2022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及各专业2022年质控工作改进目标,“提高超声危急值10分钟内通报完成率”为2022年度超声诊断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
关注“超声危急值10分钟内通报完成率”指标意义重大,超声检查作为最常用和最便捷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对于脏器破裂出血、急性胆囊炎合并穿孔、胎盘早剥等临床危重情况均有重要的检查能力,在临床诊断中的优势日益突出。及时通报超声检查危急值能提高超声医师的医疗安全意识及责任感,加强超声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及协作,促进超声科对危急患者精准诊断水平及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降低不良结局及医疗纠纷发生率,对挽救患者生命、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2
“超声危急值10分钟内通报完成率”专项督导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某市超声医学质控中心在于2022年7月和10月对42家公立医院(包括16家三级医院、8家二级医院、18家一级医院)进行“超声危急值10分钟内通报完成率”专项督导,现场收集数据,旨在促进超声质控目标的落实与改进,实现超声危急值上报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
结果显示,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覆盖率从第二季度的78.6%增加至第三季度的97.6%,全员培训率从66.7%增加至85.7%,流程优化率从73.8%增加至100%,标准化登记完成率从64.3%增加至90.5%;超声危急值病例随访率从96.1%增加至100%,超声危急值病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从93.6%增加至99.5%,超声危急值通报率从95.4%增加至98.8%,超声危急值10分钟内通报完成率从95.4%增加至100%。但第三季度和第二季度均仅有28.6%医院建立了超声危急值信息化管理系统。
通过专项督导工作,某市公立医院超声危急值10分钟内通报完成率达到目标值100%,实现质控改进目标。但各级医院仍需建立并优化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全员培训;搭建超声危急值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上报流程;完善超声科质量管理制度,开展质控评价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