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到吡妥布替尼,一窥BTK药物的研发策略

2024
01/24

+
分享
评论
药渡数据
A-
A+

从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到吡妥布替尼,一窥BTK药物的研发策略

BTK药物的研发之路经历了从共价到非共价再到降解剂,从血液瘤到自免领域的变迁。

BTK早期被当作血液瘤靶点来开发,从第一代共价抑制剂伊布替尼上市以来,目前全球已有6款BTK抑制剂获批上市。

目前为止,伊布替尼是最成功的BTK抑制剂,给强生和艾伯维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伊布替尼曾在2021年达到97.8亿美元销售额峰值,然而由于专利到期以及其它BTK抑制剂的竞争,没能挺进百亿美元大军。

BTK抑制剂已经发展到第三代非共价抑制剂,礼来的Pirtobrutinib是首款获批上市的非共价BTK抑制剂,用于共价BTK抑制剂耐药后的用药治疗。

考虑到抑制剂的耐药性问题,很多药企从事BTK的PROTACs药物开发,其中Nurix Therapeutics的两款BTK PROTACs产品NX-2127和NX-5948在2023年的ASH会议上,都被报道了积极的临床结果。

不满足于血液瘤,很多药企也在探索BTK在其他疾病如自免领域中的应用,诺华的remibrutinib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两项III期研究均取得积极结果,给BTK抑制剂进军自免领域打了一针强心剂。

01

BTK抑制剂历经三代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是非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Tec家族的成员,也是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中的一种蛋白,BCR信号通路的异常与很多疾病相关,抑制BTK可以阻止肿瘤的发生[1]。

BTK抑制剂已经从第一代的共价抑制剂到第二代的共价抑制剂,再到第三代的非共价抑制剂(表1),共价抑制剂可以与BTK蛋白的半胱氨酸481残基(Cys481)共价结合,导致其活性完全抑制,药物的治疗作用较强,但在高浓度下存在有一定脱靶毒性的共价不可逆抑制剂,非共价抑制剂是指不与半胱氨酸残基(Cys481)共价结合的可逆抑制剂。

表1. 已获批的BTK抑制剂

af5c28b0be94491299a4e0abbddf9815~tplv-tt-shrink:640:0

BTK抑制剂市场规模将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加、新适应症的获批以及使用范围的扩大而不断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报告预测,2026年有望突破200亿美元。

01第一代共价抑制剂:伊布替尼

伊布替尼最初是由Celera公司的华人科学家设计合成,后转让给Pharmacyclics,最终在2011年,强生以1.5亿美元的首付款,60%的研发费用,近10亿美元的里程碑转让金和超过10%的销售提成与Pharmacyclics达成合作协议,强生获得了伊布替尼在全球血液病市场的独家经销权,成为最大赢家[2]。

2015年,艾伯维以210亿美元收购Pharmacyclics,获得了伊布替尼的美国市场商业权利,强生拥有伊布替尼在全球其他国家的商业权利。

BTK主要在B细胞和髓细胞中表达,分布在淋巴系统、造血及血液系统,但在T细胞和浆细胞中也发现了较低水平的BTK表达。因此,第一代共价抑制剂伊布替尼主要应用在血液瘤领域,伊布替尼先后于2013年和2017年分别在美国和中国获批上市。

作为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抢占市场先机,2021年市场销售额达到峰值97.8亿美元,由于专利到期以及其它几代BTK抑制剂的竞争(表2),2022年年销售额首次出现下滑,降至83.52亿美元,同比下降14.6%,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降20.2%到34.53亿美元。

表2. 伊布替尼主要专利信息

78221705285127799

02第二代共价抑制剂:阿可替尼、泽布替尼、tirabrutinib和奥布替尼

阿可替尼

阿可替尼是由Acerta Pharma原研的第二代BTK共价抑制剂,2016年2月,阿斯利康以40亿美金的价格收购Acerta Pharma 55%的股权(同时拥有收购剩余45%的股权),从而把阿可替尼纳入旗下。

2017年10月,阿可替尼在先后被授予突破性疗法和加速审批之后,被FDA批准上市用于之前接受过其他疗法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成为全球第二款获批的BTK抑制剂及首个获批的第二代BTK抑制剂[3]。2023年5月底登陆国内各大药房,详情可查看:35599元/盒,阿可替尼开售!浅谈三代BTK抑制剂的前世今生。

阿可替尼是目前第二代BTK抑制剂中全球销售额最高的药物,2022年达到20.57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3%至11.85亿美元。

泽布替尼

泽布替尼(百悦泽)是由百济神州研发的首款国产BTK抑制剂,是国内创新药出海的先驱之一,在欧美多国获批上市的BTK抑制剂。

泽布替尼相继于2019年11月和2020年6月在美国和中国获批上市,成为中国本土自主研发、首款在美国获批上市的抗癌新药。

泽布替尼于2023年1月20日被FDA批准了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的适应症,与伊布替尼主要适应症相重合,威胁到了伊布替尼,这也导致后来艾伯维旗下Pharmacyclics公司指控泽布替尼侵权了其US11672803专利,艾伯维起诉百济的事件。

泽布替尼曾在头对头试验中打败了伊布替尼,近期FDA更新了批准泽布替尼用于治疗CLL的说明书,更新了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治疗复发或难治性CLL患者的III期ALPINE头对头试验中,取得的无进展生存期优效性结果。ALPINE是目前唯一一个对比伊布替尼取得优效性结果的BTK抑制剂III期试验[4]。

泽布替尼销售量增长迅速,2023年上半年,泽布替尼实现全球销售额36.12亿元(约5.01亿美元,按1美元约等于7.2元人民币换算),同比增长139%,处于高速放量期。

目前,泽布替尼在全球已获批多项适应症,覆盖CL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套细胞淋巴瘤(MCL)、边缘区淋巴瘤(MZL),是获批适应症数量最多的BTK抑制剂。

Tirabrutinib

Tirabrutinib是由日本小野制药研发的一款BTK抑制剂,于2020年3月在日本获批生产和上市销售许可,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

奥布替尼

奥布替尼是由诺诚健华研发的第二代共价BTK抑制剂,于2020年12月25日在中国附条件获批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CLL/SLL和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2023年4月20日奥布替尼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MZL患者。奥布替尼由此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针对边缘区淋巴瘤的BTK抑制剂,填补了国内治疗空白。

相关文章回顾:

  • 收入暴增744倍!这家药企BTK抑制剂奥布替尼营收数亿,有望成为best-in-class?

  • 奥布替尼9.4亿美元“出海”,BTK抑制剂市场潜力巨大

03第三代非共价BTK抑制剂:pirtobrutinib

Pirtobrutinib(吡托布鲁替尼)是由礼来研发的首款获批上市的非共价BTK抑制剂,它通过非共价、非c481依赖的结合阻断BTK的ATP结合位点,从而克服对共价BTK抑制剂的获得性耐药性。

Pirtobrutinib于2023年1月27日被FDA加速批准用于复发性或难治性MCL的治疗,正式开启了BTK抑制剂的非共价时代。

Pirtobrutinib在治疗经共价BTK抑制剂(cBTKi)预治疗的CLL/ SLL、MCL、WM和边缘区淋巴瘤等患者时显示出有效性,有望解决前两代抑制剂的耐药问题[5]。

2023年10月16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礼来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物、BTK抑制剂Pirtobrutinib片的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用于既往接受过BTK抑制剂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MCL成人患者。

02

BTK的PROTACs

上述获批的BTK药物都属于小分子抑制剂,容易产生耐药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药效和克服耐药性问题,很多药企在开发BTK的PROTACs,如百济神州的BGB-16673、海思科的HSK29116、Nurix的NX2127和NX-5948等(表3)。

表3. 部分在研的BTK的PROTACs

39991705285128293

NX-2127是由Nurix Therapeutic研发的可以降解BTK、Ikaros(IKZF1)和Aiolos(IKZF3)的一种新型双功能分子(图1),由BTK抑制剂通过连接链连接CRBN配体而得[6]。

94621705285128503

图1. NX-2127的作用机制

NX-2127在细胞内可以很好地降解BTK蛋白,在CLL患者中显示出针对一系列BTK 突变的临床活性(图2)。

85031705285128726

图2. NX-2127可以降解BTK突变蛋白

在2023年ASH会议上,Nurix公布了NX-2127的积极临床数据,旨在评估NX-2127在复发或难治性(r/r)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CLL、MCL 和 DLBCL)的临床试验1a期剂量递增和1b期剂量扩展队列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NX-2127治疗导致这一经过大量预处理的患者群体,产生令人鼓舞的快速和持久反应,在17名可评估的NHL患者中,有2名(MCL和DLBCL)报告了完全缓解(CR),这些反应持续了一年多。还报告了其他NHL患者(MZL和FL)的2例PR。在27例可评估的CLL患者中,11例经历了PR,总缓解率(ORR)为40.7%(图3)。与2022 ASH会议上公布的早期结果相比有所提高,初步结果显示ORR为33%[7]。

25361705285128881

图3. NX-2127的临床结果

NX-5948是由Nurix研发的一款更强效的BTK降解剂,目前正在开发用于治疗多种免疫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图4)。

26511705285129038

图4. BTK降解剂NX-2127和NX-5948

2023年的ASH会议上,Nurix也公布了NX-5948的1a/1b期临床试验的剂量递增阶段的积极临床数据。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2.8个月(范围0.5-9.6),9/14患者仍在接受治疗。目前的数据表明,NX-5948具有剂量依赖性药代动力学(PK),半衰期约为24小时,支持每日一次给药[8]。

所有患者在三个不同剂量(50、100和200mg)下,都能观察到BTK蛋白快速和持续的降解(图5)。

96781705285129199

图5. NX-5948的降解活性

在接受最低剂量50mg的3例可评估CLL患者中,观察到临床活动的早期迹象,包括1例确认的部分缓解(PR;8周和16周时)和2例疾病稳定(SD;8周时)。

03

BTK抑制剂进军自免领域

目前,获批上市的6款BTK抑制剂都是用于治疗血液瘤,这个赛道已经逐渐拥挤,为了追求差异性,不少公司寻求布局BTK抑制剂在其它疾病中的应用,如自免疾病。

Remibrutinib是由诺华研发的一种高选择性、口服、新型共价BTK抑制剂,用于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和多发性硬化症(MS)等疾病。

2023年8月份,Remibrutinib的两项III期REMIX-1和REMIX-2研究达到所有主要和次要终点,在荨麻疹治疗中显示出快速、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9]。

该项试验成功给BTK抑制剂进军自免领域打了一针强心剂,鼓舞人心。

Remibrutinib的最终52周临床结果将在2024年呈现,诺华计划于2024年提交上市申请,如果获得批准,Remibrutinib有可能成为十年来首次获批的用于CSU的BTK抑制剂,为60%的H1抗组胺药无法控制疾病的患者提供简单有效的选择。

Fenebrutinib是由罗氏研发的可逆且非共价BTK抑制剂,此前,Fenebrutinib的一项II期研究取得积极结果:与安慰剂相比,fenebrutinib显著降低多发性硬化症(MS)疾病活动的磁共振成像(MRI)标志,达到试验的主要和次要终点。[10]。

小结

自从第一个BTK抑制剂伊布替尼于2013年上市以来,BTK抑制剂在血液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抑制剂也历经三代发展日趋成熟。目前,也有很多公司在开发BTK的PROTACs,希望进一步提高药效和解决耐药性问题。

但是人们不止步于血液瘤,很多药企探索BTK抑制剂在自免疾病中的应用,如诺华的remibrutinib和罗氏的fenebrutinib,它们的临床都带来了好消息,期待首款在自免领域获批的BTK抑制剂,药渡将带您持续关注。

来源:药渡

撰文:五月

参考资料:

1.Arnon P. Kater, M.D., Ph.D., and Barbara Eichhorst, M.D., Inhibiting BTK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N Engl J Med 2023; 389:83-86

2.药时代:明星药物——伊布替尼的曲折上市之路

3.https://zhuanlan.zhihu.com/p/576194605

4.百济神州: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BRUKINSA®(泽布替尼)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说明书更新

5.Philip A. Thompson and Constantine S. Tam, Pirtobrutinib: a new hope for patients with BTK inhibitor–refractory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Blood (2023) 141 (26): 3137–3142.

6.First Disclosure of NX-2127, an oral targeted degrader of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BTK) with concurrent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for the treatment of B-cell malignancies

7.BiG生物创新社: PROTAC:Nurix Therapeutics技术平台、研发管线、融资现状

8.https://ash.confex.com/ash/2023/webprogram/Paper179508.html

9.https://www.novartis.com/news/media-releases/novartis-remibrutinib-phase-iii-trials-met-their-primary-endpoints-and-showed-rapid-symptom-control-chronic-spontaneous-urticaria

10.https://www.gene.com/media/press-releases/14992/2023-05-16/genentechs-btk-inhibitor-fenebrutinib-si

*声明:本文仅是介绍医药疾病领域研究进展或简述研究概况或分享医药相关讯息,并非也不会进行治疗或诊断方案推荐,也不对相关投资构成任何建议。内容如有疏漏,欢迎沟通指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泽布替尼,伊布替尼,BTK,抑制剂,CLL,血液瘤,吡妥,策略,药物,研发,共价,获批,疾病,患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