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监狱羁押人群中两种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结果不一致原因及预防性治疗效果分析
文章来源:中国防痨杂志, 2024, 46(1): 45-53.
doi: 10.19982/j.issn.1000-6621.20230290.
作者:张国钦1,魏文亮2,张志3,张玉华3,钟达3,张帆4
作者单位:1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研究室,天津 300041;2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团检科,天津 300041;3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门诊部,天津 300041;4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办公室,天津 300041
通信作者:张帆,Email:13312119095@126.com
基金项目:天津市卫生健康行业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程(TJSQNYXXR-D2-117);天津市卫生行业重点攻关项目(16KG171)
摘要
目的:分析羁押人群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果差异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性治疗对肺结核发病的效果。
方法:采用社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某市5所监狱,每所监狱以监区为单位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于2016年7—8月进行,对照组981例,采用常规结核病防治措施;干预组981例,在常规措施基础上采用IGRA和TST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并对IGRA阳性者实施自愿的预防性治疗。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资料,每年定期开展X线胸片检查。分析IGRA和TST结果的一致性及相关因素;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3年内肺结核发病情况。
结果:IGRA和TST两种方法判读结果一致率为77.93%(745/956)。BCG卡痕(OR=1.477, 95%CI: 1.068~2.043)是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差异的相关因素。共计157例IGRA阳性者接受并均完成了预防性治疗,随访3年中发病率为0.00%(0/157),其他未预防性服药者发病率为2.05%(7/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59,P=0.071);IGRA阴性者中,发病率为0.00%(0/460),低于IGRA阳性未服药者的发病率[2.05%(7/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8,P=0.002);最终干预组肺结核发病率为0.71%(7/981),对照组发病率为1.22%(12/9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9,P=0.249)。
结论:在羁押人群中,BCG接种史是IGRA和TST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IGRA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并对阳性者开展预防性治疗可有效减少狱内肺结核的发病。
注:除非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刊登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的观点。
编辑:王 然
审校:郭 萌
发布日期:2024-01-0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