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10部门发文要求县域医共体全国全面推广,云南这家县医院10年前就已经干成了标杆

2024-01-08 11:02

《指导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20条重点任务和要求,对县域医共体的外部管理、内部运行、完善服务、支持政策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内容丰富全面,坚持守正创新,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

2023年12月30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县域医共体模式要求全国全面推广了。

郡县治,天下安 ,中国历代的兴衰更替在重复着一个真理,基层安定才是成功之道,作为医药系统的改革,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个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才是老百姓真正可及的医疗服务,要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得到治疗,医改的最后一公里必然在基层。 国家医改多年,现已经进入深水区(大家都说深水区),所谓深水区就是好做的能做的都做了,难做的不好做的硬骨头,到了。医改也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了,拿下基层这个真正的硬骨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得到必要的治疗,是最为经济实惠和有效的手段之一,基层医疗卫生系统要成为真正守护百姓健康的基石,90%的疾病都应该在基层完成,基层还蕴藏着巨大的医疗市场潜力,也是医疗投资真正的蓝海。   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推进健康中国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有力抓手,也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让人民群众获得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流动。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重点围绕建设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更好实现资源下沉和县域整体能力提升。试点开展以来,先后有山西、浙江、新疆3个省份被确定为试点省,以及其他省份551个县(区、市)共828个县被确定为试点县。 2020年以来,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4年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出要求 , 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县域医共体建设认识程度逐步统一,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明显加强。   2023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快 构建紧密型 县域医共体。 《指导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20条重点任务和要求,对县域医共体的外部管理、内部运行、完善服务、支持政策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内容丰富全面,坚持守正创新,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

89541704582247430

具体目标是,

到2024年6月底前,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到2025年底,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到2027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

74951704582247750

33881704582248126

12701704582248313

51451704582248562

46651704582248802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

  • 2012 年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2〕33 号),同时,在全国确定了第一批311 个试点县开展综合改革。同时,该《意见》明确要在2015年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 2014 年3 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等5 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卫体改发〔2014〕12 号),在继续推动首批311 个试点县综合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国确定了700 个试点县开展综合改革。

  • 卫计委2014年8月26日发布《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明确时间表,分两个阶段进行:

  • 第一阶段为2014年至2017年,国家卫计委在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中,遴选具备一定基础和较高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水平的500家县级医院开展提升能力建设。

  • 第二阶段,2018年至2020年,将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力争使我国90%的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分别达到县医院、县中医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基本标准要求

  • 2015 年要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   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3 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加强分类指导,下放相关权限,给予政策支持。

42351704582248998

62331704582249082

云南临沧云县,是较早开展一体化探索,并且成功实现一体化,成为学习标兵的县。

  • 2014年6月率先在全省开展县乡村一体化改革

  • 2015年4月云县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入选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案例选编》;

  • 2016年4月6日至8日全省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改革工作现场交流会议在我院召开;

  • 2016年11月云县被列为全省9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之一;

  • 2017年2月,云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在《中国卫生杂志》专访中谈到2017年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云县实施的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经验;

  • 2017年8月16日,省政府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云政发〔2017〕51号)中明确提出“在县域,推广‘云县经验' ,构建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医疗共同体” ;

  • 2017年7月,我院被评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

  • 2017年8月,我县被确定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家级30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之一;

  • 2018年4月,入选《云南省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汇编》

821704582249160

73561704582249284

72991704582249405

34381704582249552

31681704582249764

(数据为2018年)

9801704582249986

83781704582250277

38121704582250400

89061704582250525

90041704582250655

52611704582250838

2021年11月,我们曾到现场参观学习过云县模式,确实他们在各方面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55511704582250967

78451704582251045

46391704582251527

10921704582251735

71261704582252713

8631704582253228

53941704582254636

50351704582254708

32551704582256235

45931704582256888

97261704582258054

89671704582259421

15971704582260115

4651704582260195

成套的内镜清洗设备

7741704582260356

口腔科的消毒灭菌

71641704582260430

所有的卫生院都有标准配置(人财物的标配),比如都有规范的口腔科(不少县级医院的口腔科都还不够规范,很多卫生院没有口腔科),都有规范的中医科,医护人员都是可以全县上下流动的。

我们没有走完所有的卫生院,但我们去过的卫生院,都给我很大的触动,规范的设置,干净的环境,关键是医护人员的干劲,理顺了流通机制,完善了绩效考核,在哪个岗位都能积极努力认真的干活,这很难得。在云南的边疆小县城,管理能力,管理效率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这是很多医院还需要提升的地方。

28921704582260853

一个小细节,县医院行政人员都有自己专用的记事本,这也是我觉得做的很到位的地方,医院文化建设的细节体现了。

7201704582261043

水牌、信签纸、以及自己生产的矿泉水,点点滴滴都渗透着他们医院管理文化痕迹。

81281704582262033

医术即艺术

77501704582262111

这张照片看到的会议室有一个临沧精神,总结的很好:“头顶理想,脚踩泥巴,心中有民,手中有招,创新干、团结干、拼命干”。云县医共体的改革,恰如其分的诠释了他们的临沧精神。

在云县,真正实现了县乡村的一体化。十年的探索,十年的努力,现在全国都推广,也是正常的,在县域,医共体确实是比较好的实践,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完善的医共体能够确实为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医共体全国范围推广,也必然会给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带来深远的影响,再过十年,再折回来看当下的政策,是否合理,是否有先进性,是否能够真正起效。 基层强了,才能够真正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分级诊疗的实现,才会改变基层门可罗雀、大医院门庭若市的景象。基层强了,人才自然就会分流到基层,现在的医学生不愿意回到基层,也确实是有原因的,没有病人看,没有收入,没有地位,没有晋升学习的机会,又多少人愿意回到基层呢。这也就形成恶性循环,要良性循环就必须强基层,抓基层,让基层真正自力更生,成为辖区居民的首选。并发挥好上下联动的枢纽作用。县乡村一体化建设,形成自己的相对封闭的医疗生态系统,守护辖区百姓健康,建立便捷的同道,危重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大医院的有效治疗。 现在的基层需要太多的提高,人才储备、设备更新、技术提升、管理提高,这一系列的改变都需要正确的引导。县域一体化医疗系统完善,县乡村整体化推进,让百姓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才是医改的正途。要充分的体谅基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得个阑尾炎,一年白种田,减轻农村的医疗负担,提高生存效率,只有在基层能够解决。来城里看趟病,无形增加很多患者的成本,而在县域,就能够很好的节约卫生费用,百姓的辛苦只有基层的人才知道,要挣一分钱都很难。医疗卫生体制的设立就是要考虑百姓的可及性,让百姓用尽可能少的钱,得到必要的治疗。 写下这些文字,未来回首的时候,也能更容易的梳理清事件的脉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疗卫生,县医院,医共体,紧密型,共同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