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的总生存率达100%!DC疫苗来袭,对抗肿瘤不在话下
树突状细胞作为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树突状细胞(DC)来源于骨髓的多能造血干细胞(HSC)。它们属于抗原呈递细胞(APC)的一组,包括B细胞和巨噬细胞。它们最初是1973年由两位加拿大科学家Ralph Steinman和Zanvil Cohn在小鼠脾脏中发现的一种之前未定义的细胞类型,并最终被称为“树突状细胞”,因为它们在成熟阶段具有多个延伸的树突状或假足样细胞质突起的典型特征。
DC被认为是疫苗接种的主要决定因素,因为它们在启动t细胞对接种抗原的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它们是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其特征是免疫激活剂和天然佐剂。这些特点使得DC在改善疫苗免疫原性、提高疫苗效率和临床免疫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技术
斯坦曼在2007年确诊胰腺癌后积极尝试基于树突状细胞的治疗性疫苗(DC疫苗),并借助DC疫苗将预期数月的生命延长至四年半。
DC疫苗疗法对恶性黑色素瘤、肾癌、肝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典型病例
一名患有广泛转移性肺腺癌的男性(主要转移位于骨骼、骨盆、肾上腺和下腔静脉淋巴结)在接受DC疫苗治疗后,转移性淋巴结几乎消失,上腺和盆腔转移病灶缩小。总体而言,他的肿瘤靶病变减少了29%。
Sipuleucel-T(Provenge Dendreon Corporation)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10年4月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首个DC疫苗疗法,该产品成功地将平均生存期提高了约4个月。
在一项单中心、多队列、非随机I期试验中,一种基于DC的疫苗(OC-DC疫苗)在铂治疗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进行了测试。在接受治疗的25名患者中,2名患者表现出部分缓解,13名患者病情稳定,从入组开始持续了14个月。值得注意的是,与无反应患者相比,疫苗应答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更长。有反应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OS)为100%,而无反应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为25%。该研究表明,使用OC-DC疫苗是安全的,并引发了显著的抗肿瘤免疫,包括肿瘤特异性新抗原。
图为免疫治疗反应
肝细胞癌(HCC)占原发性肝癌的90%,是全球第六大流行的人类癌症。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有效的抗原呈递细胞,不仅在先天免疫的激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介导的适应性免疫的诱导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Iwashita等人进行的一项已完成的I期临床试验评估了成熟DC疫苗治疗8例不可切除原发性HCC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所有患者均接种1×106-1×107DC疫苗,每隔1周接种4次。在最初的四次疫苗接种后,一半的患者每月进一步接种疫苗,最多接种12次。结果显示,DC疫苗接种在所有患者中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在所有患者中,一半表现出疾病稳定(SD),1例肿瘤大小减小(直径从13mm降至7mm),另1例接种疫苗后HCC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和缺乏维生素K或拮抗剂II(PIVKA-II)诱导的蛋白)的血清水平降低。
总的来说,大量研究显示DC疫苗安全,易于操作,对于一系列类型的肿瘤均有免疫抑制作用,并在肿瘤的免疫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免责声明:免疫管家为免疫科普平台,文本参考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该文章仅供分享,如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参考资料
Personalized cancer vaccine effectively mobilizes antitumor T cell immunity in ovarian cancer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