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很健康,却患了癌症?解读癌症患者不显症状的真相
癌症,这个词常常让人联想到极度的痛苦和绝望。在公众意识中,这种疾病几乎总是与生命的脆弱性和不可预测的痛苦紧密相连。我们经常听到关于癌症患者的悲惨故事,他们似乎总是在与严重的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显著下降作斗争。然而,这种普遍的观念并不总是准确的。实际上,癌症患者的状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有些患者甚至在疾病的某些阶段看起来可能比健康人更“健康”。
癌症并非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包括了众多类型和形式的一组疾病。这些疾病在病理类型、发病部位、发展阶段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例如,肺癌和肝癌在病理特征和影响身体的方式上就大相径庭。此外,即便是同一种类型的癌症,在不同患者身上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症状。
某些癌症类型在早期可能完全不表现任何症状,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感觉正常。比如早期的肝癌或某些类型的肺癌,可能不会立即引起显著的身体不适。他们的外观和日常活动能力可能与未患癌症的人无异,甚至更好。
癌症患者是否表现出症状,并不总是与癌症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有些患者即使在癌症进展到中晚期,也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这一现象部分源于肿瘤所在的位置不是人体的关键部位,没有压迫或侵犯身体的功能部件。就像一台机器,重要的零件都没有问题,不在重要部位的一颗螺丝钉松了,机器仍正常运转。
另一方面,人体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反应也千差万别。有些人可能对体内的变化更为敏感,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对同样的病症几乎无感觉。因此,有些癌症患者在早期阶段就能感觉到身体的变化,而另一些人即使在癌症发展到更晚期,也可能仍然感觉良好。
此外,癌症的某些症状可能被人们误认为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不适。例如,持续的疲劳、轻微的消化不良或疼痛等症状,都可能被忽视或归咎于其他非癌性原因。例如,有位患者持续感到颈部酸痛,他认为是颈椎骨质增生,于是一直进行按摩治疗,直到疼痛难忍才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肺癌骨转移,已经是相当晚期了。还有一位患者感到了胃肠道异常,开始是觉得消化不良,后来经常拉稀,她按照传统习惯喝中药调理,直到大便出血才去做了胃肠镜,确诊直肠癌。
有些患者忌讳去医院,或者害怕去医院,认为本来身体没有毛病,一检查就查出病来。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逻辑。只有病出现了,才能检查出来。还有的患者怕麻烦,觉得去医院检查要预约、要排队、要花时间,所以总想便宜行事,抓两副药吃吃,缓解缓解症状就完事。殊不知,这样的应对方式白白浪费了时间,往往错失了最佳的救治时机,辜负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鉴于癌症症状的不确定性和晚期癌症可能的隐匿性,定期的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是我们最有效的防御手段之一,特别是高风险群体,如有癌症家族史或特定生活方式因素的个体。定期筛查能够在癌症还未引起明显症状时发现它,从而提供及时的干预和治疗。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存活率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那些早期治疗效果更好的癌症类型中。
参考文献:
1、Koo M M, Swann R, McPhail S, et al. Presenting symptoms of cancer and stage at diagnosis: evidence from a cross-sectio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J]. The Lancet Oncology, 2020, 21(1): 73-79.
2、Koo M M, Hamilton W, Walter F M, et al. Symptom signatures and diagnostic timeliness in cancer patients: a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J]. Neoplasia, 2018, 20(2): 165-17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