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给患者更满意的术后生活质量
开栏语:重医附一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1个,获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这里有一群医务工作者,他们日夜在医疗技术领域深耕细作,开创了医疗技术的新纪元。为此,我们特别推出【百项特色技术巡礼】专栏,展示医院在诊疗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让特色技术惠及更多百姓,与您共享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01
机器人手术解除患者顾虑
“手术前我就了解了一下,有些前列腺癌患者做了手术后就管不住尿,有些没有性功能了,严重的还会出现大出血和直肠漏,我就很害怕做前列腺癌的手术。”57岁的前列腺癌患者徐先生担忧地说。为了术后生活质量不受影响,他多方打听,慕名找到重医附一院泌尿外科副主任王德林教授。 王德林教授看出了徐先生的顾虑,他为徐先生进行了详细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了前列腺癌病灶的位置和前列腺周边的结构,看到了为患者保留前列腺正常组织的希望。 通过充分的术前讨论,确定了手术方案,王德林教授带领前列腺癌手术团队为徐先生施行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 手术像剥橘子一样,切除了整个前列腺,但保留了前列腺周围的正常组织,既完整切除了肿瘤,又保护了尿控功能及性功能。” 王德林 教授 凭 借丰富的手 术经验和高超的手术技艺, 完美地完成了整个手术。 手术耗时短,出血量少,徐先生术后恢复良好,拔出尿管即可控尿,1个月后便恢复了性功能,徐先生非常满意。
02
四大优势减少术后并发症
据王德林教授介绍,前列腺癌好发于老年男性,往往合并其他疾病,增加了手术风险,加之前列腺为男性非常特殊的器官,它位于盆腔底部、膀胱下方、尿道上方、直肠前方,位置深邃,紧密包绕非常稚嫩的神经和血管,术中容易伤及神经、血管及其他相邻部位,术后尿失禁和性功能丧失率很高。 近10年,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飞速发展,比传统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有独到优势,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是一种先进的外科手术技术,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灵活性。医生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上更倾向于选择切除范围小、出血少的机器人手术。 在传统手术中,狭小的手术空间经常会影响主刀医生的视野以及操作,而在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手术中,医生通过操作控制台来控制机器人,不仅拥有高清的立体视野,而且还拥有灵活的旋转机械臂,机械臂可以进行更精确的切割和缝合操作,具备良好的稳定性,避免了真人手颤的弊端,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使手术操作更加精准。 相比传统的前列腺癌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 更小的切口、 更精确的操作、 更少的出血、 更短的康复时间”四大优势,让患者在术后尿控恢复和勃起功能恢复更快,而这些优势均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重医附一院拥有三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设备,在重庆乃至西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已成为重医附一院的成熟技术。
03
追求卓越 境无止境
重医附一院 泌尿外科于2005年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发表了国内第一篇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论文,也是国内第一篇有关机器人手术的医学论文。 在泌尿系统领域,机器人手术已应用于多种复杂疑难泌尿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 重医附一院 迄今已成功完成2000多例机器人泌尿系统手术,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病例,2019年,泌尿外科 被中国前列腺癌联盟授予“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
除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外,作为达芬奇机器人中国泌尿外科临床手术教学示范中心,重医附一院泌尿外科在推广泌尿外科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标准化治疗方面成果不断。面对泌尿外科高难度手术,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多次在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演示手术,在国际泌尿外科权威期刊European Urology,Prostate Cancer and Prostatic Diseases,The Prostate和国际外科学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上,发表机器人手术相关的高水平文章,分享临床经验,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医生,造福患者。
泌尿外科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秉持医者仁心,持续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用更精湛的医术和更温馨的服务护佑百姓健康。
专 家 简 介
王德林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教授,外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留学归国人员。现任重医附一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擅长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肾上腺肿瘤等泌尿系统肿瘤的诊治,带领团队完成腹腔镜手术4000余台,机器人手术1000余台。
长期从事泌尿系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参与制定多项指南或专家共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科研课题18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28篇,IF>10共四篇,获得省部级等科研成果奖3项,国家专利3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