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例患者从直面死亡,到气道恢复通畅转危为安,充分体现了医护人员精湛的技术,以及呼吸介入、麻醉、急诊室的默契配合,以及我院医护人员的担当精神,也体现了我院的应急救治水平。
近期,我院收治两例危重型恶性气道狭窄病例。患者被收治入院时情况十分危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迅速启动呼吸道梗阻抢救绿色通道以挽救患者生命,在各科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两名患者终于得以恢复健康.. ...
患者案例(一)
11月22日,我院急诊收治了一位49岁女性肺恶性肿瘤患者,接诊时患者呼吸窘迫、大汗淋漓,脉氧低至80%,氧疗支持的同时急行胸部CT检查提示气管腔内占位、气管狭窄,狭窄程度>75%。应急办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季成第一时间会诊病人,初步考虑患者因肺恶性肿瘤生长、蔓延累及气道所致,气管狭窄、右主支气管几乎完全闭塞,须紧急行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清理肿瘤组织、解除气道梗阻以挽救患者生命。
情况紧急,解除梗阻,开放气道即能挽救生命,在季成的安排部署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入团队、急诊、麻醉团队、手术室立即启动了呼吸道梗阻抢救绿色通道。在等待手术转运期间,患者因缺氧诱发癫痫,脉氧一度低至30%,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昌国副主任医师、麻醉科医师协调配合行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术,守住了对侧肺的通气、提升了氧合,随后两位医师快马加鞭一路护送转运患者至手术室。
季成主任医师呼吸介入团队迅速置入硬质气管镜,连接麻醉机保证通气,软镜进镜观察,术中见右主支气管新生物完全堵塞管腔并蔓延至气管,气管狭窄明显,使用圈套器套扎、硬镜直接旋切肿瘤组织等手段,迅速恢复右侧气道通气,同时采用封堵球囊压迫止血,随后右主支气管内置入支架,术后病人顺利拔管,恢复通气,介入治疗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患者案例(二)
12月8日,我院急诊再次收治了一例恶性气道狭窄患者,患者74岁,是一名男性,生命垂危,双路吸氧(20L/min)情况下脉氧维持在85%-90%。当地医院CT提示右上肺及肺门占位、右主支气管狭窄,同样是肺恶性肿瘤中心气道狭窄。该患者在短短3天内,病情急剧恶化,提示肿瘤生长迅速。
时间就是生命,季成主任医师呼吸介入团队再次启动呼吸道梗阻抢救绿色通道,麻醉手术科室全力支持,在软镜引导下置入硬质气管镜,术中见新生物完全堵塞右主支气管,予圈套、冻切右主支气管新生物后,右主支气管显露,生命通道得以开通,保住了患者的生命,为后面接受全身治疗奠定了基础。
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是指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因原发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可导致患者在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死亡。对于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的患者应选择合理的介入方式急诊手术恢复气道通畅。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是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热消融(激光、电刀、氩气刀等)、冷消融(冻融或冻切)、机械性切除(硬质镜铲除术)和气道扩张(支架置入或硬质镜扩张)技术,达到快速通畅气道、改善通气和防止窒息的作用。该类介入手术因和麻醉通气共用一个气道,手术风险极高,尤其是急诊介入。这两例患者从直面死亡,到气道恢复通畅转危为安,充分体现了医护人员精湛的技术,以及呼吸介入、麻醉、急诊室的默契配合,以及我院医护人员的担当精神,也体现了我院的应急救治水平。
苏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近年来在科主任黄建安的带领下,呼吸介入工作有声有色,目前常规开展经支气管镜远端肺活检(TBLB)、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 B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经支气管镜下支架置入术、磁导航肺外周小结节活检,经支气管镜气道内肿瘤消融等三、四级手术/操作,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急危重症救治医疗体系,综合实力居于苏南领先地位,部分项目达到省内、国内领先水平。季成主任医师介入团队已成功开展多例危重型气道狭窄的急诊介入治疗,具备急救应急能力,成熟完善的呼吸内镜治疗技术,提升了我院的协同诊疗水平和疑难危重病例的综合治疗水平,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END·
作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雨婷
编辑:宣传统战处 谭书凝
审核:党委办公室、宣传统战处 范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