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肺感染得像个烂泥团,原来是“星座链球菌”在作怪!
新闻 · 提要
年近50的范师傅,平时身体很好,没有任何基础疾病,可就在近日,他突然开始感觉身体不适,整天发烧咳嗽,就像遭遇了一场恶梦。去了当地的诊所后,他却感觉自己被当成了“输液小白鼠”,尽管输了很多液,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终于,他再也忍受不了右边胸口的剧痛,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宁波市杭州湾医院)呼吸内科就诊。
“我们立马给他做了胸部CT扫描,结果吓得我们目瞪口呆——他的右肺竟然感染得像个烂泥团,胸腔里还有少量积液。于是,我们赶紧将他收治入院,可是他的呼吸状况还是越来越糟。”宁波市杭州湾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张译文回忆道,当时他们团队只好拿出了抗感染的强力药物,并给范师傅安排了支气管镜检查和灌洗治疗。
然而,经过一系列治疗后,范师傅的体温仍保持在高位不肯下来。入院第3天,呼吸内科团队又为他做了一次胸部CT扫描,结果让医生们再一次大跌眼镜——患者的胸腔积液疯狂扩张,好像要把他的胸腔撑爆了一般。
情况紧急,医生赶紧给他做了胸腔穿刺引流,并且送去胸水培养,同时用肺泡灌洗液做了个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结果竟然发现了罪魁祸首——星座链球菌。
据了解,星座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球菌,属于链球菌属,其名称源自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菌落排列成星座般的形状。星座链球菌可以引起多种感染,包括咽喉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肺炎、心内膜炎等。其中,星座链球菌引起的脓胸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颇高,而范师傅恰恰就是“中招”了这种疾病。
张译文医生介绍,在治疗过程中,尽管他们拼尽全力地为范师傅引流和胸腔注射相应药物,可由于他的胸腔积液分隔太严重,引流效果始终不理想,患者仍继续在反复发热。范师傅入院第9天,胸外科联合呼吸内科为他实施了胸腔镜手术(VATS),开展了一场“胸腔探险之旅”。
手术中,医生看到范师傅的胸膜之间有大量的纤维渗出物和粘连,于是小心翼翼地进行了分离,抽出了脓液,然后给胸腔来了个“淋浴”。术后,治疗团队又为范师傅调整了抗感染药物。终于,范师傅的体温回归正常。入院第15天复查胸部CT,范师傅的肺脓肿和脓胸都已经明显吸收好转,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医学小贴士
星座链球菌是一种正常的人体共生菌,通常存在于人体的口腔、鼻腔、喉咙和皮肤等部位,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然而,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受损或存在其他感染因素时,星座链球菌可能引起感染,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颅内感染等严重后果。
星座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特别是青霉素及其衍生物有较高敏感性。因此,选择药物治疗上往往将青霉素类药物作为首选,其次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等。
面对重症感染患者,能否快速确认感染病原体,成为后续对症治疗的关键,宏基因组新一代测序技术(mNGS)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突破方向。相较于传统的临床微生物的检测方法,mNGS不仅有效提高了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也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特别是在某些疑难重症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星座链球菌引起的脓胸,早期识别和治疗是必要的。胸腔穿刺和胸腔积液分析是诊断的必要条件。大多数病例需要胸腔引流才能解决。在未解决的情况下,应考虑手术入路,如开胸和VATS手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