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审核日志 | 今日讲解肿瘤、眼和附器疾病、心血管系统手术
第二章 肿瘤
适应症:患者1周前无意中发现右乳肿物,偶有疼痛,质韧,无乳房红肿、无乳头溢血溢液等,就诊于其他医院行乳腺彩超(未见报告)后于我院复查提示“右乳可见包块,位于约2点钟方向近腺体边缘,大小约2.4×2.0×35px,BI-RADS 4c类,建议穿刺活检;双侧腋下未见肿大淋巴结。”遂于门诊行穿刺活检。2天前病理结果回报:(右乳2点结节)穿刺活检标本:乳腺浸润性癌。
手术记录:麻醉成功后,患者平卧术台,右上肢外展90度,常规消毒铺巾。取横梭形切口长约300px,拟游离皮瓣区域皮下先注入肿胀液约250ml(500ml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5mlx2支+肾上腺素1mgx 1/2支),再予以手术刀锐性向上、下游离皮瓣,上至锁骨下,下至肋弓,内至胸骨旁,外至背阔肌前缘。探查病变位于右乳内上象限,大小约3.0x62.5px,与皮肤无黏连,与胸大肌无黏连。探查胸外侧血管及其分支,由内上向外下自胸大肌表面将乳腺组织完整剥离,切除胸大肌筋膜,保留腹直肌前鞘,保留前锯肌筋膜。将切除之右侧乳腺标本送石蜡病理检查。
术后病理:符合浸润性导管癌
主诊推荐:C50.2乳腺内上象限恶性肿瘤,M8500/3浸润性导管癌
手术推荐: 85.41单侧乳房切除术
第七章 眼和附器疾病
适应症: 右眼视力下降10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右眼视力0.4,眼压16mmHg,角膜清,前房不浅,虹膜纹清,瞳孔圆,晶体NC2,视网膜在位,静脉迂曲,片状出血,黄斑水肿。左眼视力0.9,眼压15mmHg,角膜清,前房不浅,虹膜纹清,瞳孔圆,晶体NC2,视网膜在位。辅助检查:OCT示右眼黄斑水肿。
诊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有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指征,于表麻下行右眼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术(诺适得0.05ml),手术顺利。
主诊推荐:H35.8黄斑水肿
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手术
适应症:患者20余天前后枕部撞伤,无皮肤破损,当时无头晕、恶心、意识障碍等,未予重视,未行诊治。1周余后患者间断出现头痛、恶心症状,活动时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部MR检查发现脑膜动静脉瘘可能,为行进一步治疗患者就诊于我院,以“脑膜动静脉瘘”收入我科。
手术记录:右远端桡动脉穿刺,选入椎动脉,管头位置满意后撤除泥鳅导丝,造影见窦汇区脑膜动静脉瘘,主要由右侧脑膜后动脉参与供血,选择合适工作角度,微导管选入PICA动脉,微量造影见PICA不参与供血。更换角度,微导管选入脑膜后动脉,管头无法继续深入。微导管再次选入脑膜后动脉,管头位置低于第一根微导管,撤除微导丝,沿微导管送入APB-1-4-3D-ES弹簧圈一枚,暂不解脱,远端微导管微量造影见无明显返流血。DMSO充盈微导管,空白路图下,稍快速度推注Onyx,见胶向瘘口弥散,至有返流时停止推注。等待数十秒后再次空白路图下推注Onyx,见胶继续向瘘口弥散,再次有返流时停止推注,造影见动静脉瘘大部分消失。解脱弹簧圈,撤除两根微导管。选择合适工作角度,微导管选入脑膜后动脉另一支,管头难以继续前进。微导管难以进入纤细血管,遂管头顶于动脉开口。
DMSO充盈Marathon微导管,空白路图下推注Onyx,见胶向瘘口弥散良好,可见瘘口明确铸型,造影见动静脉瘘完全消失静脉引流通畅,小脑静脉怒张较前明显好转。拔除微导管。更换Simon2造影管,全脑动脉造影未见明确动静脉瘘残留,遂结束手术。
手术推荐: 39.72硬脑膜动静脉瘘栓塞术(DAVF),88.41脑动脉造影
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
适应症:腹痛伴尿痛2天。2天前偶有干咳,胸闷、憋气,否认胸痛,口服布洛芬后上腹部疼痛,有呕吐,纳差,大便如前所述。有尿痛,伴睾丸痛,否认会阴区红肿,尿黄。否认皮疹、关节肿胀。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查外周血hsCRP153.98mg/L,WBC15.26*10^9/L,NE#12.32*10^9/L,PCT0.253ng/ml,尿常规:酮体2+,潜血2+,白细胞20个/ul;生化:K+ 3.42mmol/L,Na126mmol/L,Cl93mmol/L,CK316U/L。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诊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1.快速C-反应蛋白:118.85↑mg/L,*白细胞:11.93↑*10^9/L,单核细胞绝对值:1.43↑*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8.23↑*10^9/L,*血红蛋白含量:123↓g/L,*血小板计数:226*10^9/L。血沉:75↑mm/h。铁蛋白:907.5↑ng/ml。降钙素原:0.254↑ng/mL。白介素6:32.31↑pg/ml。尿常规(化学分析+镜检+有形成分分析) (尿流式)白细胞数量:14↑个/μl,(尿流式)红细胞数量:260↑个/μl。尿涂片:G-杆菌少量。肿标等呼吸道病毒均正常。床旁腹部超声及泌尿系超声未见明显异常。泌尿系CT增强检查结果未归。入院后予左氧氟沙星、舒普深抗感染,辅以抑酸、调节肠道菌群、止泻、雾化止咳、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入院后未再有咳嗽、胸闷、憋气等,目前患者体温持续正常,尿痛、睾丸痛均已缓解,病情稳定后予出院。
主诊推荐:N39.0 泌尿道感染
第十八章 症状、体征和临床实验室检查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适应症:日间嗜睡4年。患者自诉2018年出现无明显诱因日间嗜睡,表现为课堂中易困倦,上午1-4节课均可出现犯困,每节课可睡5-40分钟不等,睡醒后有时可解乏,有时仍有困倦感。中午午休30-40分钟,下午上课仍犯困,平均犯困1-2次,发作无明显规律,与所授课程内容无关;夜间晚自习时精神状态较佳,无明显嗜睡感。考试时有困倦感,偶有考试时睡着,入睡5-10分钟即可自行苏醒,能完成全部考试内容。患者2019年-2021年间嗜睡困倦症状最严重,自觉起病以来,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学习效率,近1年学习成绩有提升(班级排名30多名到目前前15名),食欲及性格无明显变化,体重近半年增加20余斤,身高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正常。门诊拟以“嗜睡查因”收入我科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诊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血糖等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PSG检查,夜间睡眠可,未见起始REM,整夜睡眠监测大于6小时。2022年MSLT共有5次入睡,平均睡眠潜伏时间为10.1分钟,共出现3次起始REM睡眠。检查结果不符合发作性睡病表现。2022年患者睡至自然醒后再次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在5次测试中,共有4次入睡,平均睡眠潜伏 期15.8 ,共出现1次起始REM睡眠(潜伏期1.5分钟),不符合发作性睡病的PSG表现。完善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无明显异常。主任医师查看患者后指示:结果患者病情,考虑诊断特发性嗜睡,予以哌甲酯缓释片9mg口服改善嗜睡,患者服药后无明显不适,自觉嗜睡症状好转,患者及家属要求出院,安排患者出院。
主诊推荐:R53.11特发性嗜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