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愈集结号】HBeAg阳性初治慢乙肝患者未达HBsAg清除时停药致HBV DNA复阳后再治疗终获临床治愈
秦艳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指导专家:李宁 教授
编者按: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停药时HBsAg水平较高的慢乙肝患者复发风险较高。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指出,对于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HBV DNA检测不到、HBeAg血清学转换后,如果达到HBsAg < 100 IU/mL可以降低停药后复发风险。因此慢乙肝患者应采取合理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以降低HBsAg水平,争取HBsAg清除后再安全停药。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HBeAg阳性初治慢乙肝患者经两轮PEG IFNα治疗未达HBsAg清除时停药致HBV DNA复阳,再次经PEG IFNα单药治疗终获HBsAg血清学转换的病例。
病历简介
患者姓名:XX
性别:男
年龄:41岁
主诉:确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3年
现病史:患者2000年体检发现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处于免疫耐受期,无不适症状,家族史无特殊,未予治疗,嘱门诊定期复查
治疗前检查结果:
病毒学:HBV DNA: 7.72 × 107 copies/mL;
血清学:HBsAg (+);
HBeAg (+);
生化学:ALT: 226 U/L; AST: 152 U/L;
诊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开始治疗时间:2012年6月
治疗方案
注:PEG IFNα-2a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 IFNα-2b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治疗过程
前期治疗
患者2012年6月4日发现肝功能异常,HBV DNA 7.72 × 107 copies/mL,HBeAg阳性,处于免疫清除期,排除干扰素使用禁忌,给予PEG IFNα-2a 180 μg QW抗病毒治疗。8周后HBV DNA转阴、HBeAg转阴,48周复查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HBsAg > 250 IU/mL、HBeAg (-),肝功能正常,停用PEG IFNα-2a。 2014年2月HBV DNA反复波动于103 copies/mL左右,肝功能反复波动(2014年2月24日:ALT 197 U/L、AST 75 U/L、TBIL正常),肝穿刺病理提示G2S0-1。距离上次停用干扰素半年余,再次出现了生化及病毒学反弹,有再次抗病毒治疗指征。考虑到前期PEG IFNα治疗效果佳,且患者不想长期口服核苷类药物,故继续给予PEG IFNα-2a 180 μg QW抗病毒治疗。8周时HBV DNA转阴,肝功能正常,48周复查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HBsAg 2333 IU/mL、HBeAg (-),再次停用PEG IFNα-2a。 患者第二次停用PEG IFNα后定期复查,肝功能正常,HBV DNA在102 - 103 IU/mL之间波动,HBsAg逐渐下降。2021年5月27日门诊复查HBV DNA 1.54 × 103 IU/mL,HBsAg 705.60 IU/mL,肝功能正常。患者第二次停用PEG IFNα后病毒处于低复制状态,HBsAg持续下降(< 1000 IU/mL),肝功能正常。为追求临床治愈、降低复发风险,2021年6月29日开始给予PEG IFNα-2b 180 μg QW抗病毒治疗。
后续治疗
以PEG IFNα-2b治疗作为起始周数(0周)
HBV DNA: 1.24 × 103 IU/mL;
HBsAg: 617 IU/mL; HBsAb (-);
HBeAg: 0.37 S/CO;
ALT: 34 U/L; AST: 25 U/L;
4周,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
HBV DNA < 50 IU/mL;
HBsAg: 777.6 IU/mL; HBsAb (-);
ALT: 39 U/L; AST: 29 U/L;
24周,HBV DNA维持低于检测下限,HBsAg下降至较低水平,降幅超2.5 log10 IU/mL,ALT升高
HBV DNA < 50 IU/mL;
HBsAg: 1.73 IU/mL; HBsAb (-);
ALT: 60 U/L; AST: 37 U/L;
36周,ALT复常,后因疫情停药7周
HBsAg: 1.92 IU/mL; HBsAb: 1.5 IU/mL;
ALT: 36 U/L; AST: 38 U/L;
68周,HBsAg下降至极低水平,HBsAb转阳
HBsAg: 0.16 IU/mL; HBsAb: 11.6 IU/mL;
ALT: 22 U/L; AST: 18 U/L;
80周,HBsAg清除,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停药随访
HBsAg: 0.02 IU/mL; HBsAb: 36.33 IU/mL;
指标变化
后续治疗过程中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
后续治疗过程中HBsAg和HBsAb的变化
病例总结
该病例是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首次经PEG IFNα-2a治疗48周,生化及病毒学应答佳(HBeAg及HBV DNA均转阴),HBsAg未清除。停药后半年左右,HBV DNA复阳且肝功能水平反复波动,肝穿刺病理提示G2S0-1,再次采用PEG IFNα-2a治疗48周,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肝功能正常,但HBsAg仍阳性,再次停用干扰素。第二次停用PEG IFNα后的6年随访期间,HBV DNA再次波动于102 - 103 IU/mL之间,HBsAg逐渐下降至< 1000 IU/mL,处于IHCs。为了追求临床治愈、降低复发风险,于2021年开启第三次抗病毒治疗,采用PEG IFNα-2b 180 μg QW抗病毒治疗方案。短短4周再次实现病毒学抑制,80周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后停药随访。
总结几点:
1 非优势人群可以通过延长治疗或间歇治疗慢慢转化为优势人群,进而实现临床治愈;
2 慢乙肝患者获得HBV DNA、HBeAg转阴后HBsAg仍阳性,HBV DNA复阳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慢乙肝治疗的安全停药终点需要满足HBV DNA、HBeAg、HBsAg三者均为阴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