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移植,“逆袭”溃疡性结肠炎。
在全球范围内,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据统计,全球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人数超过500万例,而在我国,其发病率约为6.5~10.3人/10万。
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溃疡性结肠炎的严重性,也促使我们深入研究其病因及治疗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联。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内寄生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参与调节人体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营养代谢、免疫调节等。然而,当肠道菌群失衡时,有害菌群增多,益生菌群减少,这可能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增强,进而引发溃疡性结肠炎。
一、肠道菌群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 2021年,中国学者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上发表文章,探讨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 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减少,其中放线菌门、变形菌门、肠杆菌科、链球菌属、拟杆菌属的比例增高。 在功能菌株方面,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减少,而有害菌增加。肠道菌群的变化影响了其代谢产物的水平,进而引发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体内肠道菌群的一些代谢产物明显降低,导致肠道炎症和屏障功能损坏。 也因此可以得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改变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紧密相连。 二、肠道菌群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 2016年12月,顺天堂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首次报告了用肠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并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悉,受溃疡性结肠炎困扰接近50年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2018年间曾接受肠道菌群移植,效果显著。2018年,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详细探讨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2 FMT的作用机制包括:改善肠粘膜通透性,激活肠道体液免疫反应,以对抗疾病;调节促炎细胞因子,改善炎症和免疫反应,从而治疗疾病;调节神经递质、血管活性物质和能量代谢,进一步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状态。目前,许多临床实验采用肠道菌群移植的方式,通过调整患者的肠道菌群来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
2020年发表于Cell子刊报道了一项大型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肠道菌群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3研究实验结果显示,FMT治疗后假丝酵母菌和念珠菌的的丰度显著降低。这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综合而言,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原因,而肠道菌群移植作为一种创新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参考文献/资料:
宋璐,夏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及其诊断[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11):1056-1058.
2.Shen ZH, Zhu CX, Quan YS, Yang ZY, Wu S, Luo WW, Tan B, Wang XY.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ulcerative colitis: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obiotics and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8 Jan 7;24(1):5-14.
3.Leonardi I, Paramsothy S, Doron I, Semon A, Kaakoush NO, Clemente JC, Faith JJ, Borody TJ, Mitchell HM, Colombel JF, Kamm MA, Iliev ID. Fungal Trans-kingdom Dynamics Linked to Responsiveness to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 Therapy in Ulcerative Colitis. Cell Host Microbe. 2020 May 13;27(5):823-82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