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当分娩遇上“东方美女病”-一例大动脉炎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分娩护理

2023-12-28 14:10   中卫护研院

深耕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质量内涵,才能更好地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大动脉炎好发于中、日、韩等亚洲国家,多见于年轻女性,男女患病率为1:4,约90%患者在30岁内发病,亚洲地区年发病率为2.03例/百万人群,患病率为3.3~40例/百万人群,俗称“东方美女病”。

近日我科收治了一名大动脉炎合并妊娠的患者,此类患者为高危妊娠,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明显增加。接下来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护理人员是如何应对及处理?护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有哪些?

病例回顾:

患者赵某,女,35岁,主因“停经36+5周,发现血压升高1+周”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47/95mmHg,22年前诊断为大动脉炎。入院诊断:妊娠合并动脉炎;妊娠期高血压;宫内妊娠36+5周,G6P0头位;不良孕史;高龄初产;脐带缠绕?

入院第一天:完善相关化验及检查,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6mg/12h共四次促胎肺成熟。

入院第三天:经风湿免疫科会诊可以经阴道分娩,行OCT试验阴性,静脉点滴缩宫素引产。

入院第四天:患者病情发生变化

11:00内诊:宫颈管消,宫口开大2cm,S-2,行分娩镇痛。

15:51宫口开全,自然分娩-2850g女婴,Apgar评分10分。

16:08即刻阴道出血300ml,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宫腔球囊压迫止血,遵医嘱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4u、血浆400ml、冷沉淀凝血因子100ml,称重法共计阴道出血1200ml。

16:54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血压175/112mmHg,开始抽搐。遵医嘱给予面罩给氧、镇静、解痉、降颅压,降血压,纠酸等对症治疗,随后转入ICU。

入院第七天:病情平稳,转入产科病区。

入院第十天,患者顺利出院。

知识链接

概念

多发性大动脉炎(TA)也称“无脉病”,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病变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引起不同部位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造成一系列缺血及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TA的临床分型

Ø头臂动脉型:头晕头痛、失眠、视力下降、上肢无力、脉搏减弱或消失等。

Ø胸-腹动脉型:心绞痛、心力衰竭、腹痛、下肢间歇性跛行、顽固性高血压等。

Ø肺动脉型:咳嗽、胸痛、气短、咯血等。

Ø广泛型:具有上述三类型中两种以上的临床表现。

结合本病例,患者在妊娠早期偶有头晕症状,妊娠晚期偶有心慌症状,再加上血管彩超及影像学检查具有头臂动脉型和胸、腹主动脉型以上两种类型特征,属于广泛型。因此,入院需要尽早确定患者为哪种类型的大动脉炎,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问题思考:

一、患者为妊娠合并大动脉炎(TA),TA与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子痫两种并发症的相关性如何?

TA不是妊娠禁忌症,大多数妊娠是成功的,但患有TA的女性易患合并症,可能会对母胎的结局产生负面影响。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是妊娠合并TA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TA患者和一般人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54%和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增加高龄产妇产后出血(PPH)风险,是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的3.036倍。临床认为,由PPH导致的不良结局是可预防的,而准确进行风险评估是PPH预防管理决策的重要起点,利于降低PPH发生率。因此,确定高龄产妇PPH危险因素,有利于识别出血高风险产妇,优化干预措施,提高PPH可预防性,减少不良结局发生。

二、该患者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一)高龄产妇年龄大、身体机能下降。由于子宫功能下降,结缔组织增加,腹壁松弛性提高,分娩时更容易出现宫缩乏力,影响血管舒缩功能,致PPH风险提升。

(二)合并慢性全身疾病;该患者为妊娠合并大动脉炎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三)该患者既往有子宫手术史,G6P0,胎停育行人工流产术一次,生化妊娠3次,因计划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术一次,增加了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可能性,同时也增加了PPH的风险。

(四)麻醉药物的使用。

三、该案例带给我们的护理经验有哪些?

(一)关口前移,提前做好预防产后出血与子痫准备工作。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首诊护士重点标记子痫、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胎儿窘迫、心力衰竭等高危、病重患者。  

(三)交接班做到三清:床头看清,口头交清,书面报告写清,重点交接高危因素,做好产前、产时、产后评估。  

(四)加强产科急救处理策略,加强护理多学科协作(MDT)随着国家二胎、三孩政策的开放,临床上高危孕产妇明显增多,对产科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急救能力、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考验。深耕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质量内涵,才能更好地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对于危重、疑难病例在护理各个环节中难点、疑点,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有效、全面的照护方案,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五)掌握评判性思维,做医护界“福尔摩斯”: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积极主动多思考、多学习,运用评判性思维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不仅为患者缓解了痛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也赢得了医生对护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信任,体现了护士的专业价值和提升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

张新辉 崔献梅 王熙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段涛,等.妇产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7月第9版第1次印刷. 

[2]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等.外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7月第9版第8次印刷. 

[3]大动脉炎多学科慢病管理共识专家组.中国大动脉炎全病程多学科慢病管理专家共识[J].复旦学报(医学版),2023,50(5):1-22. 

[4]宋三娣,汪玲,盛文君.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11):2747-2751. 

[5]代倩文,邓姗.大动脉炎患者的生育力和妊娠风险[J].生殖医学杂志2022,31,(8):1133-1136. 

[6]邵倩,李蕊.13例妊娠合并大动脉炎产妇围产期护理[J].护理学报,2019,26,(6):60-6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大动脉炎,高龄产妇,美女病,PPH,高血压,分娩,护理,东方,患者,妊娠,护士,入院,TA,子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