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引领·越己丨吉大一院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风采系列展播(五)

2023-12-27 14:06

“引领·越己”系列将陆续展播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引领卓越·超越自我”的故事,通过展现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的优秀事迹,激励和引领研究生学子们在学科前沿领域探索中勇于创新,勇攀科研高峰,焕发卓越风采。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国家面向表现优异的研究生设立的级别最高的奖学金,获奖者是优秀研究生的代表,是在学术能力及价值引领方面具有卓越表现的青年榜样。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引领·越己”系列将陆续展播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引领卓越·超越自我”的故事,通过展现国家奖学金获奖者的优秀事迹,激励和引领研究生学子们在学科前沿领域探索中勇于创新,勇攀科研高峰,焕发卓越风采。

本期让我们共同走进硕士研究生苏婧、朱建树、孙阳、刘雅丽的“国奖”故事。

苏婧 2021级硕士研究生   专业:放射肿瘤学   导师:放疗科教授姜新   研究方向:肿瘤辐射增敏   2021年,苏婧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吉大一院放射肿瘤专业。硕士在读期间,她始终保持踏实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临床科研两不误,连续两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吉林大学一等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奖项。   师恩深似海,教诲如春风。苏婧有幸在吉大一院遇到了严谨治学、真切关爱学生的导师——放疗科教授姜新。导师对医学事业的热情和专注,激发了她对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的热爱和追求。老师的品格和精神无不在言传身教中对她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引着她不断探寻和完善自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苏婧深知做科研需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读期间,累计发表 SCI 论文 10 篇,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4篇论文,中科院小区1区文章1篇,2区3篇。此外,她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会议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2023年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免疫分会进行书面交流,获得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的指导与建议。硕士期间,她围绕乏氧肿瘤的辐射增敏展开系列基础研究,证明SLC3A2在头颈鳞癌治疗中的关键作用,旨在为肿瘤的靶向治疗及辐射增敏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79851703286410086

(苏婧与导师姜新教授合影)   德近佛者方可为医,才近仙者方能治病。作为一名医学生,苏婧深知医生责任之重,临床实践不敢有丝毫懈怠,认真学习医学知识,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一次性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完成了科室的轮转学习任务,累计收治患者达500余人。在临床工作期间里,她始终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因为放疗科大多是肿瘤患者,他们不止要遭受身体上的痛苦,更要受到精神上的折磨,“医者仁心”四个字始终影响着她,使得她学会了换位思考,真正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患者的每一面锦旗,每一声感谢都是对她最大的鼓励。   在完成临床和科研工作之余,她还担任学院研究生会综合事务部部长,参与举办“奋进杯”篮球赛、“Face to Face研究生师生交流会”等20余项活动,并前往辽源市等地进行社会实践。同时她积极参与学术论坛壁报展示、研究生实验设计大赛、博士病历汇报比赛等活动,并取得优秀成绩。她说“唯有坚持努力,才有赢的可能。那些你暗自努力的时光,终会照亮你前行的路。”   朱建树   2022级硕士研究生   专业:骨科学   导师:骨科中心-脊柱外科教授付长峰   研究方向:脊髓损伤、 脊柱肿瘤的组织工程治疗   自从朱建树踏上医学之路,他就坚信专业知识的深厚积累是为病患提供最好治疗的基石。因此,在每一门课程中他都倾尽全力,确保自己能够掌握课程中的每一个重点。除了课程学习,他也经常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学习脊柱外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凭借着对学术的热忱和不懈的努力,朱建树曾荣获吉林大学一等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在忙碌的临床工作之余,他保持着对科研的热情。在导师的指导下,朱建树主动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目前朱建树已发表五篇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区SCI论文两篇;朱建树还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发表了三篇高质量学术论文。这些经历不仅增强了他的科研能力,也让他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75621703286410247

(朱建树【左】与导师付长峰教授合影)   在科研和临床工作中,导师给予了他莫大的鼓励与支持。导师付长峰在脊髓损伤、脊柱肿瘤和脊柱退变性疾病治疗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重点课题十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及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一次朱建树在科研中遇到了困难,几乎到了放弃的边缘。导师不仅耐心指导他,还分享了自己过去克服困难的经验,并说:“科研就像攀登一座山,路上的风景是值得的,但最重要的是学会享受攀登的过程。”这些话深深地鼓励了朱建树,使他坚定了信心。正是有了导师的引导与支持,朱建树得以继续深入研究,最终取得了现在的科研成果。   科研与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关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朱建树经常发现自己深陷于问题的漩涡中,有时甚至感到筋疲力尽。但他渐渐理解,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找到答案,更是在不断尝试和失败中找到自己的道路。每一次失败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导师也经常强调批判性思维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除了专业知识,时间管理、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也是朱建树认为至关重要的。在临床和科研之间保持平衡,确保每一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关注,这是他一直努力实践的。他坚信只要不懈努力,就能获得回报。  

63621703286410472

(朱建树与导师合影)   在临床轮转的过程中,朱建树也默默学习着导师对患者的真挚关心和细致入微的治疗方式。有一次,一位患有脊柱畸形的病患因为手术风险高而担心治疗效果,导师耐心地为其解答,消除了患者的顾虑。在手术室内,导师总是冷静且专业,他的每一次操作都是那么精准,为患者带去新的希望。在导师的指导下,朱建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患者交流,如何在紧张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并逐渐熟练地掌握了许多临床操作技能。   朱建树还积极参与学校和医院的各项活动,在吉大一院运动会中,朱建树参与了精彩的开幕式表演。这次经历让他感受到身为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强大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未来的从医路上,朱建树也将一直努力拼搏,不断前行。   孙阳   2021级硕士研究生   专业:骨科学   导师:骨科中心-创伤骨科教授于铁成   研究方向:骨再生   硕士在读期间,孙阳曾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一等优秀奖学金、精诚奖学金、学术业绩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多项荣誉。在科研方面,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参与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冲击波协同抗生素治疗成骨细胞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机制:一种新的骨感染治疗方法”。他一次性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认真完成各个科室的轮转工作,真心对待每位患者。  

14391703286410772

对孙阳而言,荣获国家奖学金不仅是一次宝贵的荣誉,也是对其努力和付出的认可。孙阳表示,此次获奖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是赋予人力量的工具。这份荣誉将激励他更加专注于学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做好准备。同时,他也明白了努力和坚持的意义。学术道路上常常充满挑战和困难,但只要坚定信念,勤奋付出,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他十分感谢导师、同学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他们的理解、鼓励与团队合作让孙阳感到温暖和鼓舞。未来,孙阳将继续坚定前行的信心,不断努力,把握机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雅丽   2021级硕士研究生   专业:内科学   导师:肝胆胰内科教授高沿航   研究方向:酒精性肝病   刘雅丽于2021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研至吉大一院肝胆胰内科,师从肝胆胰内科教授高沿航。硕士阶段,她连续两年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获得吉林大学研究生一等优秀奖学金、白求恩励学金以及优秀研究生干部等多项荣誉。   在科研方面,她满怀热爱,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学习研究方法,始终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得到了老师的认同和肯定。  

46571703286410893

(刘雅丽【右二】和导师高沿航教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导师高沿航对于临床工作的一丝不苟、对于患者的耐心负责、对于科研选题的敏锐独到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原则,都让刘雅丽学到很多。无论在科研还是临床上,亦或是生活中遇到问题,与导师沟通后,她都能获得新的力量和启发。研究生期间,在导师言传身教的指导下,刘雅丽发表二区SCI论文3篇,其中8分以上文章2篇,中文核心文章5篇。研究主要集中于酒精性肝病方向,进一步探索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69321703286411066

在临床工作方面,刘雅丽认为: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高远志向与行为准则。在临床学习期间,她全力以赴地掌握各项知识与技能,并学以致用。2022年底新冠疫情期间,她主动返回科室参与闭环管理临床工作30余天,刘雅丽说:“作为一名医学生,疫情期间的经历和体验对我的职业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我深知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奉献精神,这激励着我更加坚定医学道路,为人民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包括拓展科学知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培养心理韧性、加强团队协作精神、适应性和创新精神,这些经验将成为我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我坚信,在行医道路上,这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将不断指引着我前行”。   刘雅丽也力求全面发展自己,积极参与医院的志愿者宣讲等社会工作,努力从各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她说:“志愿活动对我来说,始终是一个双向需要的过程,志愿活动给我提供了奉献自我的平台,我则通过志愿活动来提升自我”。   医路漫漫,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硕士学段马上接近尾声,刘雅丽很感谢学院和科室的精心培养,感谢导师的谆谆教诲,感谢团队成员的一路陪伴。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现已启程。刘雅丽将怀揣少年意气,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无畏前行,去发现人生的更多可能。   以上4位同学以优异的学业成绩和奋进的精神面貌展现了朋辈引领的榜样力量。希望广大研究生学子在交流学习中深化创新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为助力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领略先进风采,感受榜样力量。“引领·越己”系列展播为研究生学子们搭建了与同窗“先行者”学习和沟通的平台。学院将陆续推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故事展播,敬请关注!

来源丨学生工作办公室   

提交丨刘璐   

科室审阅丨张萍   

责编丨薛奥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吉大一院,获奖者,奖学金,研究生,朱建树,刘雅丽,风采,引领,展播,系列,国家,导师,科研,硕士,孙阳,脊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