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把脉,寻良方,促飞跃……她在天山脚下当“幕后英雄”
从南海之滨到天山北麓,在这场跨越千里的奔赴中,一个个粤疆连心的生动故事不断上演。今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中心迎来了新的援疆干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曾敬副主任。她不仅带着“为新疆当地患者提供优质病理诊断”的使命前来,更是带着“为新肿病理中心提供诊断并找到良方”的使命而来。
新肿病理中心热烈欢迎曾敬副主任
为患者微观“把脉”:
对每一份病理报告负责
病理医师是微观世界的探秘者,临床医疗的幕后英雄,被称为“医生的医生”。临床医生直接与患者沟通诊断,我们病理科医生就是通过显微镜为患者“把脉”,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一张优良的切片,一份精准的报告,决定患者的手术方式及制定疾病的治疗方案,牵动着无数患者及其家庭的命运。有着20余年工作经验的曾敬常说,“作为病理科医生,我们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尽责于常,对每一份病理报告负责。”
曾经有一个10岁脑肿瘤的疑难诊断病例,病理形态为高级别胶质瘤,但是对于肿瘤的具体分型没有明确的诊断思路和方向,前期做的一些相关辅助技术检测也没有明确的提示。曾敬抱着对每一份病理报告负责的态度,抽丝剥茧,通过显微镜下仔细观察,结合该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提出可能为儿童型弥漫性半球胶质瘤,H3 G34突变型这一特殊亚型,并建议加做H3 G34R免疫组化检测指标。最终,该病例得到了更加精准的病理诊断与分型,为患儿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曾敬也把这种对病理工作的执着带到日常工作中,一进入新肿病理中心,就快速进入了工作状态,与病理中心李新霞主任,从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会诊室、手术室冰冻区及送检标本区,到观察标本的处理、技术流程及诊断报告的规范化,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迅速掌握了当前科室运行状况。
“在这个过程中,她把‘实干为要,修我戈矛’带到工作的每一处细节,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及整改措施。”新肿病理中心李新霞主任这样评价曾敬。
促飞跃:
为新疆打造CNAS+1
CNAS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国际标准和规则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CNAS认可对医学实验室的组织管理、人员资质、空间环境、检验过程等有着极为严格的审查标准,通过CNAS认可意味病理科具备按国际认可准则展开检查的技术能力及诊断水平,也意味着病理报告的授权签字人所出具的报告具有权威性和国际公信力,能够获得众多签署互认协议方国家和地区认可机构的承认,可实现国际范围内检查结果互认,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具有同质性的医疗服务,减少可能出现的医疗质量风险。
“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中肿的平台和资源,不遗余力协助新肿病理中心水平稳步提升,以CNAS认可为导向,帮助他们迈出走向国内一流的第一步。”为了让新肿病理中心能够实现质的飞跃,曾敬副主任来到新疆后,便以帮助科室成为通过CNAS认可的公立医院病理科为目标开展相关的工作。
为了营造冲击CNAS的共同愿景,打响病理科CNAS认可准备的第1枪,曾敬副主任开展《病理科CNAS认可简介》讲座,向科室赠送CNAS认可最新版(2023)图书《ISO15189病理实验室认可实践》,帮助同事全方位认识CNAS认可的价值、意义和方法;帮助新肿病理中心梳理科室符合CNAS管理要求的“科室组织架构”;协助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指标;成立“新肿病理中心CNAS认可核心小组”;与李新霞主任一起主持并参与新肿病理科“CNAS认可启动会”……曾敬副主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新肿的CNAS认可之路正式起航,在打造CNAS认可的公立医院病理科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曾敬与李新霞举办新肿病理科CNAS认可启动会
为新疆的病理发展探寻良方:
为病寻理,为民服务
为推动病理中心高质量发展,加强科室质量管理标准化,深化实验室主体工作有章可循、准确可靠,实现新肿病理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互认。在李新霞主任和曾敬副主任的牵头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和新疆肿瘤医院病理中心共同举办“新疆肿瘤医院病理科ISO15189内审员培训班”,并邀请业界知名专家杜祥教授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主任云径平教授、卢佳斌副主任技师等学者进行授课。经过多方努力,培训班为实验室培养出符合认可要求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人才和内审员41名。
曾敬副主任和李新霞主任牵头举办“CNAS内审员培训班”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信息化病理科建设平台的质量管理体系,曾敬倾尽所能联系自己所在后方平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过一系列沟通、协调及精细化安排,新肿病理中心一行五人踏上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参观之行。
新肿考察小组团与中肿团队合照
曾敬因地制宜,把“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支援”与“互利”相结合,形成了病理中心全面推进的崭新局面。目前新肿病理科在援疆专家曾敬的精准指导下,从标本流程优化及管理、人员使用及培训、制度建设及实施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提升。
“精准诊断,质量先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医改的核心任务,随着科室建设水平及服务理念的提升,提高病理诊断质量,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可信不仅是对患者的保障,更是对国家医疗事业的贡献。”曾敬说。
自2005年至今,中肿已连续18年派出援疆专家共14人到新肿进行对口支援工作。中肿、新肿双向联动,凝聚合力,共同推动了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
来源:病理科、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中心
文:卢佳斌、郑敏珊
编辑:郑敏珊 审核:陈鋆 审核发布:文朝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