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发布,一个案例看清诊次成本核算
作者│运管小学生小SU
根据财务司2023年12月5日印发的《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的通知》文件要求:到2025年底,争取实现三级医院全部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DRG成本核算;二级及以下医院全部开展科室成本核算、诊次成本核算、床日成本核算,逐步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DRG成本核算。到2030年底,力争所有医院均开展上述成本核算工作。
本文将会对《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内容及案例进行解构并增加个人见解进行重构后分享给大家。
案例分析
在医疗管理中,准确核算诊次成本对于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
诊次成本核算,就是通过计算医院为患者提供一次门急诊服务所耗费的平均成本,来实现这一目标。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如何进行这一重要的财务分析。 例:某医院在20XX年一年内的门急诊人次数为1,220,723人次;
三级分摊后的门急诊科室总成本为29,971.17万元。
诊次成本核算流程
1.确认门急诊人次:
首先,需要确定各临床服务类科室的门急诊人次数。门急诊人次指到医疗机构进行非住院治疗的总人次数,包括门诊和急诊。
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
2.确认科室门急诊成本
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
3.计算诊次成本:
根据所需核算的目标,分别计算全院平均诊次成本和特定临床服务类科室的诊次成本。
全院平均诊次成本计算公式:
全院平均诊次成本 = 全院各科室门急诊成本总和 / 全院总门急诊人次。全院平均诊次成本 = 29,971.17万元 / 1,220,723人次 = 245.52元。
科室诊次成本计算公式:
科室诊次成本 = 科室门急诊成本 / 科室门急诊人次。
以呼吸内科门诊为例,假设其门急诊人次数为35,699人次,科室成本为1,910.16万元。
呼吸内科门诊诊次成本 = 1,910.16万元 / 35,699人次 = 535.07元。
4.详细核算结果
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算出科室诊次成本,现在可以使用数据可视化分析,使核算结果更直观、表达更明确。
根据业务需求和分析目标进行选择合适的图表:
1.条形图(或柱状图):适合展示不同科室的门急诊人次或诊次成本。每个科室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条形来表示,长度对应人次或成本。(上文已展示)
2.散点图:如果想分析门急诊人次与诊次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散点图。每个点表示一个科室,横轴为门急诊人次,纵轴为诊次成本。
第一象限(右上):高成本、高患者流量。这可能表明科室处理复杂的病例,同时也有较高的患者流量。
第二象限(左上):高成本、低患者流量。这可能表明科室处理复杂或特殊的病例,但患者流量较低。
第三象限(左下):低成本、低患者流量。这可能表明科室的服务相对简单,且患者流量也较低。
第四象限(右下):低成本、高患者流量。这可能表明科室提供的是高需求但成本相对较低的服务。上述计算中可以看出,不同科室的平均诊次成本差异较大。这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科室的运营成本、医疗服务的复杂度、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等。
例如,神经外科门诊的平均诊次成本相对较低,可能是由于患者人数较少,而普通外科门诊的成本较低可能是因为其治疗过程相对简单。相对而言,心血管内科门诊和神经内科门诊的平均诊次成本较高,可能是因为这些科室处理的病情较为复杂,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
文章分享来源│有生命力的运管bot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