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实现青海首例!新技术为高原患者送福音

2023-12-13 17:24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支援青海省人民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交大一附院作为“国家队”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输出单位,医院将充分发挥技术辐射、人才培养、管理示范等方面优势,努力打造深化医改试验田、现代医院管理新标杆、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服务青海乃至西北地区百姓健康。

2021年7月16日,西安交大一附院与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青海省人民政府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共建区域医疗中心框架协议》,以青海省人民医院为依托,利用医院优质资源,合作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学科融合发展、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医院管理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

近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医院在依托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了一系列新医疗新技术,将先进医疗技术带到当地,减少群众跨省跨区域就医,努力实现“大病不出省”,服务青海乃至西北地区百姓健康,为高原患者带来福音。

青海首例脑深部电极刺激器植入术

近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医院在依托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成功实施了青海省首例脑深部电极刺激器植入术,为一位帕金森患者解除痛苦,通过治疗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77371702422378799

50岁的陈女士7年前逐渐出现肢体僵硬伴有震颤,诊断为帕金森病。初期,陈女士增加药量仍可控制症状,然而每次服药后的药效时间却逐渐缩短,药物的加量也给她带来了异动等不良反应。肢体僵硬、震颤、行动迟缓加上异动,已经严重影响了陈女士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患者家属多方了解后求助到青海省人民医院,找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青专家”鱼潇教授。

经过全面的检查后,鱼潇教授分析陈女士已有七年的病史,目前已经服用较大剂量的多巴丝肼药物,每次服药药效不足两小时,并产生了异动症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早已超过了帕金森病药物的“蜜月期”,随后详细研究,为陈女士制定了脑深部电极植入手术的治疗方案。

鱼潇教授带领科室团队为陈女士进行运动症状评估(UPDRⅢ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评分50%。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病情,取得同意后,手术团队为患者施行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刺激器植入术。

术中,手术团队为患者在局部麻醉清醒状态下植入电极并给予电流刺激进行测试,患者不仅震颤消失,运动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她和家属都对效果表示满意,随后,团队在全麻下为患者植入脉冲发射器,整个手术仅耗时2小时。此项技术属于微创手术,术后当天陈女士就能下床活动,术后一周顺利恢复出院。

54731702422379532

一个月后,鱼潇教授和治疗团队一起为陈女士“开机”,在脑深部微电流的作用下,陈女士僵硬、震颤等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随后,团队对陈女士进行术后远程管理,个体化调整参数,陈女士逐渐恢复了正常的运动能力。

为推进青海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医院高质量发展,西安交大一附院派驻鱼潇教授赴依托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进行功能神经外科医疗共建工作。此次青海省人民医院首例DBS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填补了亚专业的空白,同时该项技术也将造福更多周边地区帕金森病患者。

73191702422379727

青海首例应用冠脉自灌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导管治疗

30301702422379933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援青专家”雷新军教授和青海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苏晓灵主任共同带领的心内科介入团队成功采用全新一代“冠脉自灌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导管”治疗了一例复杂左主干末端四分叉且合并重度钙化病变的高龄女性患者。

冠脉自灌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导管治疗复杂重度冠脉病变在青海省尚属首次开展,在国内也非常少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医院成为全国率先开展该技术的医院之一,也标志着青海省在心血管冠脉介入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这一新技术的成功开展,为更多心血管冠脉介入诊疗患者带来福音。

患者任女士74岁,既往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因“间断胸痛1年余,加重2月“为主诉入院,1年前感胸心前区压榨痛,反复就诊于外院,均未见明显缓解,2月前感胸痛症状加重,不能耐受,患者受困于“反复心绞痛发作”。

在得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专家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开展诊疗工作,任女士慕名前往寻求治疗。11月30日经过充分术前准备,雷新军教授带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医院心内团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

患者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末端四分叉病变且合并重度钙化,因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会使整个左心系统血流阻断,易出现严重的心肌缺血并发症,如心室颤动、心跳骤停或心源性休克。因冠状动脉左主干为整个心脏提供70%以上的血液供应,其急性闭塞意味着猝死的高风险,院外发病“九死一生”,又被称为“生命雷区”。左主干病变约占急性心梗发病率的1%-3%,极易猝死,术后死亡率也近21%-24%,这样的病例对于任何一位冠脉介入医生而言都是一个莫大的挑战。特别是左主干这个位置极为重要,术中稍有偏差,就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雷新军教授介入团队通过详细的读图、充分的思考、全面的准备,决定为患者实施介入手术。过程中,心血管科介入团队利用细如头发丝的导丝穿过狭窄扭曲的病变区域并建立轨道,通过娴熟的操作,充分预处理病变,由远及近分别采用2.5*30mm和3.0*25mm自灌注球囊处理前降支中段至左主干末端病变后,使用主动脉斑块转移技术成功处理左主干末端四分叉病变,为患者进行了完全血运重建,手术过程顺利,历时约2小时手术成功完成,病人安返病房。

18661702422380138

术前造影示左主干末端四分叉病变

72041702422380233

自灌注药球LAD近中段贴壁扩张

6541702422380325

自灌注药球前降支近端至左主干末端贴壁扩张

87021702422380418

主动脉斑块转移技术(APT)-1

91481702422380508

主动脉斑块转移技术(APT)-2

31461702422380612

球囊对吻扩张

60531702422380890

左主干末端四分叉病变手术成功

术后患者胸痛症状完全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避免了开胸“冠脉搭桥”的痛苦,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而此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完成的自灌注药物球囊扩张术,成功实现了冠脉介入领域的再突破。此次技术的应用标志着青海省心血管冠脉复杂高危病变的介入治疗领域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支援青海省人民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交大一附院作为“国家队”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输出单位,医院将充分发挥技术辐射、人才培养、管理示范等方面优势,努力打造深化医改试验田、现代医院管理新标杆、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服务青海乃至西北地区百姓健康。

编 辑:陈佳琦

责任编辑:庞 亮

- End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青海医院,新技术,首例,主干,冠脉,球囊,手术,药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