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特色技术丨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心血管内科完成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植入术

2023-12-13 17:14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是心力衰竭的治疗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微创手术将刺激电极植入到患者右心室,在心脏搏动的绝对不应期对心肌释放电刺激。

近日,青大附院心血管内科西海岸病区主任李健团队成功完成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植入术,实现了心衰治疗的新突破。

15061702422310521

81岁的王阿姨患有缺血性心肌病,且有十余年的心衰病史,近期反复出现胸闷、憋气症状,夜间无法平卧,精神状态不佳,射血分数仅为35%,经过长期规范服药治疗后,仍未得到缓解,日常生活严重受限。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李健主任带领团队详细分析了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并进行了全面评估,决定实施CCM植入术,帮助患者在不增加心脏负荷的情况下,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衰症状。

82361702422310697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在李健主任的指导下,王霞霞、李姗两位副主任医师和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精湛的导线操控技术,成功解决了两根电极植入心脏右室间隔、且电极间距需要大于2厘米的技术难题,仅用时1个小时就顺利完成手术,将电极精准植入到了合适的心肌部位。经过测试,植入患者体内的调节器各项参数良好,发出了持续、稳定的信号。患者全程清醒,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85981702422310886

术后,CCM正常工作,在心室绝对不应期发放脉冲治疗,使钙离子调节的关键蛋白活性正常化,增加了患者的心肌收缩力。患者精神状态良好,两天后再次进行超声检查发现,射血分数已提升至48%,胸闷、憋气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血压也由术前的80/40mmHg改善为98/58mmHg。

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是心力衰竭的治疗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微创手术将刺激电极植入到患者右心室,在心脏搏动的绝对不应期对心肌释放电刺激。由于信号为规律定时发送,不影响正常心肌电信号传导,故不引起心律失常,但可以通过一系列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的生理状态,加强心脏收缩舒张能力,从而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长期应用可逆转心室重构。同时,心肌收缩力调节器与常规心脏起搏器相比,可在体外进行多次充电,有效减少了因起搏器电池耗竭带来的更换手术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

青大附院心血管内科将在科室主任廉哲勋教授的带领下,进一步加强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系统的动态优化,在心衰治疗领域不断实现新突破,推动科室诊疗技术迈上新台阶。 

文字:心血管内科

图片:心血管内科

责编:宣传部  陈凯

审核:周传利、田少奇、李月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植入术,调节器,心血管,技术,心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