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要站在“立足之本”这样的高度吗?有这么重要吗?

2023
12/08

+
分享
评论
漫谈医管
A-
A+

感控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持续改进。

又到一年总结时,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其实一直在思考,感控工作, 在医院到底有多重要, 到底该如何定位 我们的感控工作一直在认真的做, 但如果你真的走出去 或请进来,你会发现,自己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改进 空间。
外出学习期间,到过不少口腔机构,参观学习,发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质控中心组织到上海参观,也看到一些行业内非常重视感控的机构。在我们组织的感控师资培训班上,大家互相交叉检查和学习中,也发现了很多其他机构的亮点。
感控要做好,是要大量投入人财物的,不能省的一定要花出去,当然也不是说感控就一定要浪费,感控也更需要精益管理,精益求精,去除浪费,追求卓越,在投入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把工作做到最好。在 上海,我们看到的一家口腔诊所,他们 很重视 感控 花了大价钱,也花了很多 心思在感控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控在他们那里的定位很高。负责人对感控的重视令人侧目,在他们看来,“院感防控  立足之本”。
把院感防控 作为立足之本,这对感控的定位是非常高了,感控在他那里,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院感真的这么重要吗? 有这么高的 高度吗?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580平米不小了,租金也不便宜。
诊所负责人和员工,对感控的认识和理解很到位。院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障安全,保障患者安全,保障医护人员安全。
关注了感控工作的方方面面,该花的钱,一分不少,还比别人多花了不少钱,关键是花了很多心思,在琢磨感控的问题。
制度我们是不断完善,但培训和考核,还有一定差距,未来也会要加强。
环境整洁,布局合理,总体给人的感觉还是很好的。
看上去应该是能够达到的,到处都很干净整洁。
这个垫子,其实很好,能粘下不少灰,摆在手术室门口,能够把到处跑的鞋套也粘下来。
水路,是一个很烧钱的感控项目。有不少地标,也有两个团体标准的要求,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团体标准更合理。 他们做到 每月、每台牙椅水质监测,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这力度还是很大的。团体标准目前推荐,每台牙椅每年监测到一次。通常情况下,只要是持续消毒处理的水路, 牙椅水路的菌落数远低于国际标准。
很多痕迹资料,临时补是很难的。这一定是有专人在做这些工作。
 
复用器械消毒灭菌是感控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有4个直接相关的行业强制标准,还有相关的配套标准,器械消毒不合格,将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这也是很多小型口腔机构的最大的痛点,要严格按照要求装修和投入消毒供应,可能就要亏了,但不严格按照流程来,就容易出问题,现在逐步在各地兴起的第三方消毒供应,刚好能够很好的解决小型口腔机构的这个重要问题。
对于一个小型门诊部来说,全程追溯的成本其实是不低的。
很多机构应该说还做不到这么高的要求。
尽可能完善防护措施——保护医务人员,保护患者
严格四手操作细节,杜绝交叉污染
这着装,保护的很好了,有些医护人员,不戴帽子,不穿白大褂,直接穿个洗手服,我是要佩服这种大无畏的“白求恩”精神,还是说对自己的健康的不重视呢?新冠期间,还好一些,新冠一过,又回到了之前。个人防护是标准预防的最基本一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认真按照规范的要求去做。有人说读书时候没有教过,有人说我博士的学校就这样要求的,有人说外国人不戴帽子,有人说穿不住,赤膊上阵我还是觉得不安全。
 
四手操作,可以说是口腔门诊感控的核心之一,没有四手操作,就没有感染控制。有些机构有数量不少的护理人员,但不够熟练,不能很好的发挥四手操作的优势,还有不少机构,没有认识到助手的重要性,片面的认为护士是成本,不产生效益,不愿意要护士,这样的情况在公立综合医院口腔科比较普遍,综合医院的口腔科,很不容易被重视,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很难有充足的护理人员安排到位。
强吸要实现,必须有熟练的四手操作配合护士。放树脂的架子很不错啊,网上买的,好像是化妆架,可以盖上盖子,比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摆放的好很多。
医废收集,上海整体要更先进一些,比较规范,实现了全市联网。医废转运人员保护做的也很到位。
这个监控有点狠,现在不少口腔机构装修,也采取了全景展示式的消毒灭菌,就是要把你最担心的环节,完完整整的展示给你看到,让你相信他们是真的在认真完成这个消毒灭菌工作。
对患者的感控宣教,其实也是我一直很关注的问题,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的委员,科普传播在感控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扩大对民众的宣传。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洗礼下,大众的健康素养,防护意识,都大幅提高了,这对我们的工作其实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大众掌握了基本的感控知识和要求,他们就会发挥直接的监督作用,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可能就会及时提醒到我们一些不太能够慎独的人员。我们的一些感控工作的改进,其实也是在患者的投诉下,才发现,发现后着手改进。有时候患者视角,能够更好的看到我们工作的疏漏。在感控工作中,也应引入患者参与的理念,让患者成为工作的助力,成为推动医护人员规范操作的动力。
这家成立仅5年的民营口腔机构,让我看到了他们对感控工作认真和投入,这个投入不仅仅是人财物的投入,还有感控意识的投入。有些工作,我们都还不太容易落地,他都已经做到了。这个标杆单位也算是实至名归。
能够落地的这么好,我觉得,首先应该是机构负责人,本身,确实的认识到了感染控制对于民营口腔机构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确实的认识到了患者安全对于医疗质量的重要性。能够花大代价,筑牢自己的感控底线,实属不易。
我们日常在督导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机构的感染控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公立,民营都有。有些机构甚至是触目惊心,有点吓人。负责消毒的,不知道何谓消毒灭菌,医护人员不会洗手,器械消毒灭菌很随意,这太吓人了,谁知道下次来拔牙会不会染上乙肝艾滋病。确实有这样没有底线的机构,但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机构,重视感控,把感控当做自己的品牌来抓的机构,这些机构,我认为是值得信赖的,最起码在底线上,他们是坚守的。
我们走过的口腔机构,对感染控制的认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一些机构,非常重视感染控制,甚至把感控当做了立足之本,机构永续经营的基础之一,他们非常严格的落实各项感控的原则和要求,积极的推动标准预防,开展四手操作,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安全,他们把感控当做重要的窗口和展示,当做重要的营销策略,以期获得患者持久的拥趸。还有一些机构,另外一个极端,完全不重视感控工作,只管赚钱,看上去触目惊心。机构对感控的认识两极分化,当然也还有很多机构处在中间,我们希望的是更多的机构朝着重视感控的方向努力。
机构对感控的认识两极分化,其实在一个机构中,一个科室,一个机构,也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有些科室很重视感染控制,积极主动的落实感控要求,严格落实标准预防,人人都负起责任。有些科室又完全不当回事,为所欲为,不管感控的要求。个人也一样,有两极分化的趋势,重视的越发重视,认真落实每项措施,不管科室领导或行政部门或上级在不在,都能做好感控的要求。有些人呢,就给你完全无视,无视感慨的任何要求,随心所欲,不戴帽子,不穿工作服,不洗手,不做预检,不注意无菌原则,总之你想到的不良行为,她都可以呈现,就算你站在他的面前,她也可以泰然处之。
感控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持续改进。不同机构本身的定位和基础不一样,感控在机构的定位和重要性也不一样。比如在国家口腔医学中心,感控就不是立足之本了,他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经营,侧重点不一样。虽然不是立足之本,但感控在任何机构都是很重要的。对于小型民营机构来说,也许感控就是它的生命线,稍有差池,就会形成灾难,一个院感事件,可能就把它彻底毁了。别说民营机构,就是大型三甲医院,也顶不住院感事件的冲击,曾经发生严重院感事件,被通报的机构,现在很多还深陷泥潭,老百姓的信任一旦失去,是很难重建的,你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去弥合裂缝。院感的事,虽然不是天大的事,但必然是不可忽视的事,你要敢忽视,它就像一条潜伏的毒蛇,一定会给你来一口致命伤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护人员,院感,感控,科室,灭菌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