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GSK:PFS达主要终点,BCMA ADC能否通过联合疗法绝处逢生?

2023-11-29 16:59   凯莱英药闻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的第二常见恶性肿瘤,血液瘤中发病率仅次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

2023年11月27日,葛兰素史克(“GSK”)公布了头对头 III 期DREAMM-7试验分析的积极结果,该试验评估 Blenrep (belantamab mafodotin)作为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的二线治疗药物的疗效。

该试验达到了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终点,显示Blenrep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BorDex),与Daratumumab (达雷妥尤单抗,抗CD38单抗)+ BorDex(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现有护理标准)相比,显著延长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中期分析的结果将在即将召开的科学会议上公布,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 (IDMC)建议提前进行非盲试验。

关于DREAMM-7

DREAMM-7 III 期临床试验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试验,评估 belantamab mafodotin 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BorDex) 与达雷妥尤单抗和 BorDex 联用,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计 494 名受试者以1:1 的比例随机接受上述药物治疗,入组前接受过至少一种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且在最近一次治疗期间或之后有记录的疾病进展。研究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关键的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缓解持续时间和通过下一代测序评估的最小残留疾病阴性率。

关于Blenrep

Blenrep是一种新型人源化Fc-改造过的抗BCMA单抗与细胞毒制剂MMAF通过非裂解链接子偶联而成的ADC药物。该药物通过抗BCMA单抗靶向结合MM细胞表面的BCMA,之后迅速被MM细胞内化,在溶酶体中降解并在MM细胞内释放出非渗透性的MMAF发挥作用。此外,Blenrep还能诱导NK细胞介导的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同时诱导巨噬细胞介导ADCP(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2020 年8 月5 日,FDA 加速批准Blenrep 用于末线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成年患者,这些患者之前至少接受过四种治疗,包括抗CD38 单克隆抗体、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  

Blenrep 结构  

95311701213092487

Blenrep的获批,是基于DREAMM-2研究的6个月初步结果,该研究纳入了患有RR MM的患者,这些患者尽管接受了标准治疗,但病情仍在恶化。在研究中,接受中位既往7线治疗的患者(n=97)中,Blenrep的总缓解率(ORR)为31%(97.5% CI;21-43);6个月分析时尚未达到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73%的缓解者的DOR等于或大于6个月。

50421701213092948

然而2020年11月,GSK 宣布在评估Blenrep 单药与泊马度胺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PomDex)的RR MM 疗效的DREAMM-3试验结果未达到临床终点。

DREAMM-3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头对头、优势3 期研究,评估了Blenrep 单药治疗、泊马度胺联合低剂量PomDex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该试验中,PFS 主要终点显示危险比(HR)为1.03(95%CI:0.72,1.47)。观察到Blenrep 治疗组中位PFS 更长(11.2 个月 vs 7 个月)。次要终点包括ORR、DOR、总生存期(OS)。Blenrep 治疗组ORR 为41%,PomDex 治疗组为36%。与PomDex相比,Blenrep 治疗显示出更深的缓解率(非常好的部分缓解或更好缓解[VGPR]:25% vs 8%)。

85761701213093036

在初步分析时,OS仅达到37.5%的整体成熟度。Blenrep和PomDex的中位OS 分别为21.2 和21.1 个月,HR 为1.14(95%CI:0.77,1.68)。整体来看,Blenrep稍优,但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月,GSK 宣布应FDA要求,撤销Blenrep的美国上市许可的程序。该要求是基于先前宣布的DREAMM-3III 期验证性试验的结果,该试验不符合FDA 加速批准法规的要求。  

尽管如此,公司仍继续该药物的试验计划;本次中期分析是在一个监测小组的建议下进行的,进一步透露Blenrep或在未来,将以联合用药的方式重返市场。  

关于靶向BCMA ADC

B 细胞成熟抗原(BCMA)是一种III 型跨膜糖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家族成员。其编码基因为位于16 号染色体短臂的TNFRSF17,由3个外显子和2 个内含子组成。BCMA 蛋白N 末端含有6 个半胱氨酸的保守序列,人源BCMA 有四种天然剪接变体,可完成与不同受体的结合并传导对应细胞内结构域信号。  

BCMA 蛋白结构组成及指导基因  

52471701213093299

BCMA 的配体主要为BAFF和APRIL。BCMA 与B 细胞活化因子BAFF 结合后,将活化经典及非经典NF-κB 通路和JNK 信号通路,导致抗凋亡蛋白表达上升,促凋亡蛋白的表达下降,使得浆细胞数量异常上升。APRIL 对BCMA 的结合亲和力相较BAFF更高,主要由骨髓(BM)基质细胞、破骨细胞和巨噬细胞在BM 中以旁分泌方式分泌。BCMA 与APRIL 结合后,免疫检查点表达水平上升,导致免疫抑制的骨髓微环境形成,此外,研究表明MM 细胞可刺激破骨细胞产生更多的APRIL,进一步增强微环境免疫抑制。  

BCMA 信号通路  

13211701213093432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研的靶向BCMA药物约230余种,种类涵盖ADC、双抗、CAR-T等;其中CAR-T是该靶点研究最火热的赛道,主要适应症为多发性骨髓瘤,少数管线覆盖B 细胞淋巴瘤、浆细胞白血病等浆细胞导致的常见血液病,此外还覆盖AL 淀粉样沉淀、视神经脊髓炎等。  

除Blenrep外,早在2021年4月,阿斯利康就宣布停止了BCMA ADC药物MEDI2228在多发性骨髓瘤中Ⅱ期临床的开发,原因就在于显示了视力损害等不良事件。此外,安进也停止开发一款处于Ⅰ期临床的BCMA-ADC候选药物AMG 224,而且还停止了AMG 420、AMG 701两款BCMA双抗药物。

目前,全球在研的靶向BCMA ADC近10种,仅有Heidelberg Pharma的HDP-101、BMS和Sutro Biopharma合作研发的CC-99712等少数几款药物。  

72441701213093605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的第二常见恶性肿瘤,血液瘤中发病率仅次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目前它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血液癌症,几乎所有患者会出现复发并且需要接受后续治疗。随着疾病的进展,每次复发的侵袭性增强,而新疗法获得的缓解期逐渐缩短。 48901701213093737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从发病年龄上看,MM 属于老年病,在美国的诊断中位年龄为70 岁,在中国的诊断中位年龄为60 岁;从发病人群看,MM发病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欧美地区发病率高于中国。MM 确诊后生存时长与确诊时年龄呈反比,根据美国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当确诊年龄在65 至75 之间时,近半数患者可存活至五线治疗;70%以上确诊年龄65 岁及以下的患者群体可存活至经历五线及以上治疗。 MM 治疗线数及对应mPFS 75051701213093823 目前MM 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免疫调节剂 (IMiDs)、蛋白酶体抑制剂 (PI) 及CD38 单抗;其中强生的达雷妥尤单抗 (CD38) 的获批适应症已经涵盖全线MM,然而达雷妥尤单抗用于后线。此外已获批的两款CAR-T,BMS/蓝鸟生物的 Abecma与强生/传奇生物的西达基奥仑赛 ,也为MM患者带来曙光,尤其西达基奥仑赛,97.9% 的 ORR 和 82.5% 的 sCR 是靶向治疗难以超越的数字,但鉴于目前CAR-T高昂的费用与可能的不稳定性,MM 的临床主要治疗方案仍为靶向治疗。 据统计,全球MM 患病人数由2016 年的41.2 万人增长至44.1万人,复合年增长率为2.1%。预计患病人数至2024 年将增加至52.7 万人,至2030 年增加至66.3万人。由于中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我国MM患者人数呈快速增长的趋势,MM 患病人数由2016 年的6.9 万人增长至2019 年的10.2 万人,预计到2024年MM 患者人数将达到16.7 万人,到2030 年进一步增至26.6 万人。 88951701213093905

参考资料  

1、公司官网

2、东北证券、兴业证券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多发性骨髓瘤,绝处逢生,BCMA,PFS,GSK,ADC,疗法,终点,联合,MM,细胞,药物,患者,中位,靶向,治疗,疾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