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听力损失治疗最新研究成果发表

2023-11-29 10:02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这些结果证实了PDA@SFMC 微载体作为局部内耳药物递送系统用于NIHL治疗的潜力。

近日,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柴人杰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Natural multifunctional silk microcarriers for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therapy”的研究性论文。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天然多功能丝素蛋白微载体用于内耳局部药物递送和听力损失治疗。柴人杰教授团队博士生张慧为本论文第一作者,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柴人杰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

01

研究背景

据介绍,职业环境中发生的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是听力损伤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工业化国家。在噪声暴露下,耳蜗中会产生过量的活性氧(ROS),而内源性抗氧化系统在清除ROS方面存在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外源性抗氧化剂可以在维持体内平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血迷路屏障阻碍了传统方法给药方式(全身给药和静脉注射等)的有效性。相比之下,通过圆窗膜(RWM)进行局部给药已成为一种首选策略,因此已开发出各种生物材料衍生的载体用于局部内耳递送,包括纳米颗粒、块状水凝胶、微胶囊和微粒。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大多数此类载体结构简单,所装载药物的长期储存能力较差,且无法在目标位置长期停留,导致治疗结果不理想。

此外,这些载体主要来源于合成聚合物,通常存在生物相容性差和生物降解不充分等问题。因此,仍然需要开发新型的内耳递送系统

02

研究简介

  32681701212784218   

1.研究内容

在本研究中,作者开发了一种具有反蛋白石结构的PDA-丝素蛋白微载体(PDA@SFMCs)用于局部药物递送和听力损失治疗。制备的PDA@SFMC具有丰富的多孔纳米结构和互连的纳米通道,有助于药物的快速装载和持续释放。研究人员证实了PDA@SFMC微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负载抗氧化剂后在细胞水平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抗氧化性。得益于PDA涂层修饰,该微载体可以长时间停留在RWM上,促进了负载药物的精确局部靶向递送。 

2.研究结论

体内研究结果表明,负载抗氧化剂的PDA@SFMC可以部分恢复豚鼠的听力水平,减少外毛细胞损失,并降低噪声暴露后突触损伤。这些结果证实了PDA@SFMC 微载体作为局部内耳药物递送系统用于NIHL治疗的潜力

03

柴人杰教授课题组介绍

64681701212784800

柴人杰,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二级教授,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青年千人,国家优青。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听觉分会会长;中国生理学会干细胞生理专委会副主委、候任主委;中国听基会基础研究专委会主委, ESCI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tem Cells执行主编。

主要成果

长期致力于神经元和内耳毛细胞的再生和保护研究,近5年在Cell,NC等期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100篇(总影响因子780.5,其中IF>30分2篇,IF 10-30分21篇, IF 8-10分9篇),其中4篇论文被Faculty1000列为推荐文章,1篇论文入选Cell正刊年度最佳论文,8篇论文入选了ESI高被引论文,2篇论文入选热点论文,总他引4800余次,h-index 41;先后获江苏省青年科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树兰医学青年奖和江苏省青年十大科技之星等奖励。

研究方向

听觉的毛细胞器官再生与重建的项目。主要研究内容为内耳干细胞分化为毛细胞的分子机制、应用及临床转化。

策划、审核 程守勤

编排 刘敏

校对 王倩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 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抗氧化剂,微载体,毛细胞,听力,损失,内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全球首次发表!
    打开APP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调节抑郁样行为研究有了新发现
    打开APP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