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疗后肿瘤仍复发?联合细胞治疗复发更少,5年生存率超88%
鼻咽癌(NP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技术的加入,鼻咽癌5年生存率已达80%。
但是,长期生存并不是临床的治疗终点,它依然面临着生存质量差、复发转移风险的问题。据统计,仍有约20%的患者面临复发或转移,这是鼻咽癌治疗主要的失败原因。
因此,如何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成为关键方向。夏建川教授团队的研究证实,联合细胞疗法或许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180例患者标准放化疗后,49例疾病复发或死亡
由于鼻咽部解剖位置比较隐蔽,且NPC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确诊,多数患者已经是鼻咽癌肿瘤中晚期。绝大多数鼻咽癌肿瘤细胞对放疗高度敏感,则对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患者来说,能获得良好的预后。诱导或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 (CCRT)则是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LA-NPC)的一线治疗选择。
《JAMA Oncology》截图
发表在《JAMA Oncology》的一篇文章,做了一项针对180名LA-NPC患者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临床试验,90例患者同步放化疗中辅助加入卡培他滨治疗,同时90例患者单独接受同步放化疗。
患者的生存分析
卡培他滨组的3年OS(总生存期)率为93.3%,对照组为87.8%;卡培他滨组的3年DMFS(无远转生存)率为85.5%,对照组为80.4%。同时,卡培他滨组中,78例(86.7%)显示完全缓解,12例(13.3%)显示部分缓解;对照组中,79例(87.8%)显示完全缓解,10例(11.1%)显示部分缓解。
治疗失败的模式
但是,本次研究中治疗失败的原因也需要重视,一共发生了49例疾病复发或死亡事件,其中卡培他滨组18例,对照组31例。
同步放化疗后长达7个月的治疗持续时间内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另外,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也容易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也值得关注。卡培他滨组中,54例(60.0%)在治疗期间(CCRT后长达7个月)的3级TRAE(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6例,即51.1%),3级TRAE主要为口干症、黏膜炎和厌食症等。
因此,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减少复发,变得愈发重要,也是不少临床专家不断钻研的方向。夏建川教授团队也意识到这一点,早在2018年,就这个问题给出了联合CIK细胞治疗改善的答案。
夏建川教授团队研究:联合细胞疗法5年生存率高达88.9%,严重不良反应少见
《Journal Of Cancer》
夏建川教授团队对200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II-IVB期鼻咽癌患者的病历进行复查,初筛纳入8753例根治性治疗后接受或未接受CIK辅助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最后,纳入170例患者,其中CIK治疗组85例,对照组85例。
首先所有鼻咽癌患者全部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1个月后,CIK组患者接受CIK细胞输注。输血时培养的CIK细胞总数平均为10×10^9个细胞。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后,所有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的DFS(无病生存期)和OS率分别为94.1%(99.4%)、74.3%(89.0%)和64.0%(78.2%)。
鼻咽癌患者的生存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CIK组患者的DFS和OS显著增强。CIK组患者的中位DFS和OS时间分别为76.6个月和81.2个月,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DFS和OS时间分别为61.3个月和68.6个月。
CIK组的1年、3年和5年DFS率分别为95.3%、81.1%和72.3%,而对照组分别为92.9%、67.4%和55.6%。CIK组的1年、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100%、95.2%和88.9%,而对照组分别为98.8%、82.8%和67.4%。
鼻咽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鼻咽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在单因素分析中,低EBV DNA、早期T期、早期TNM期和辅助CIKs治疗与更好的DFS和OS显著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低EBV DNA、早期TNM分期和CIK辅助治疗是改善D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
在不良反应上,CIK细胞治疗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较少,主要包括发热、疲劳、寒战、呕吐、贫血、白细胞减少。该研究中,CIK组14例(16.5%)接受CIK细胞输注时发生不良事件,其中10例为发热、寒战、乏力,1级或2级,12h内自发消退。另有4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对症治疗治愈。
输注CIK细胞后未观察到感染、呕吐、过敏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如肺炎和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这项回顾性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后辅助CIK细胞治疗对II-IVB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更好的改善,且临床晚期患者可能从辅助CIK免疫治疗中获益更多。
小结
因此,与单纯的标准放疗相比,不妨可以选择细胞疗法、靶向治疗等方式进行多学科联合治疗,除了延长生存期,还可以追求更高的生存质量,减少复发、转移的困扰。
目前,夏建川教授团队在肺癌、肾癌、乳腺癌、肝癌、卵巢癌等实体瘤上也做了相关临床研究,包括NK疗法、CIK疗法、DC-CIK疗法、PD1-T专利技术等。经大量研究验证,联合这类细胞治疗能够提高抗肿瘤效应,还能增强肿瘤患者免疫系统功能,有利于清除术后体内残留的癌细胞及微转移灶,从而减少复发、转移风险。
参考资料:
[1]Miao J, Wang L, Tan SH, Li JG, Yi J, Ong EHW, Tan LLY, Zhang Y, Gong X, Chen Q, Xiang YQ, Chen MY, Guo Y, Lv X, Xia WX, Tang L, Deng X, Guo X, Han F, Mai HQ,Chua MLK, Zhao C. Adjuvant Capecitabine Following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in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 2022 Oct 13;8(12):1776–85. doi: 10.1001/jamaoncol.2022.465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227615; PMCID: PMC9562101.
[2]Zhao JJ, Zhou S, Chen CL, Zhang HX, Zhou ZQ, Wu ZR, Liu Y, Pan QZ, Zhu Q, Tang Y, Xia JC, Weng DS. Clinical Effect of Adjuvant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IVB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A 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J Cancer. 2018 Oct 20;9(22):4204-4214. doi: 10.7150/jca.25790. PMID: 30519321; PMCID: PMC6277608.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