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男子体检出肺结节,诊断肺软骨源性错构瘤1例

2023-11-30 13:41   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

该病例为患者体检发现右肺结节,PET/CT见该结节光滑,位于叶间胸膜处,但胸膜无明显牵拉受侵,FDG摄取未见明显增高

病史摘要:

中年男性,因体检发现肺部结节3月余入科。

既往体检,吸烟半包/天。

检查所见:

PET/CT显影图像如下:

【PET/CT 全身MIP图】

【PET/CT融合图】

【PET/CT融合图】

【PET/CT融合图】

【PET/CT融合图】

【HRCT】

【HRCT】

【HRCT】

PET/CT检查示:

右肺上叶前段及右肺中叶外侧段分叶状软组织结节,该病变骑跨水平裂胸膜,大小约1.5cm×1.3cm×1.6cm(上下径),边界清晰,其内密度欠均匀,CT值约18Hu,FDG摄取未见明显增高。

PET/CT诊断:1.右肺上叶前段及右肺中叶外侧段见一分叶状软组织结节影(约1.5cm×1.3cm×1.6cm),该病变骑跨水平裂胸膜,FDG摄取未见明显增高,考虑为良性肿瘤,请结合病理协诊。

病理结果:

讨 论

一、概述

肺错构瘤是肺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肺良性肿瘤的75%,排在孤立性肺结节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肉芽肿性病变,多见于30~60岁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二、发病机制

以前认为是正常肺组织因发育异常,导致正常肺组织的不正常组合构成的瘤样畸形,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错构瘤是一种真正的肿瘤,起源自支气管未分化间质细胞,其主要成分为软骨、脂肪、腺体、平滑肌、纤维及钙化。

三、分型

根据所在部位,肺错构瘤被分为中央型(支气管内型)和外周型(肺内型),发生于气管、支气管黏膜下为中央型,发生于肺内的称为周围型,以周围型为主,多位于肺周边或叶间胸膜下,中央型约占位10%。

根据病理成份分为软骨型和纤维型。

四、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多为体检或无意中发现,肺内型错构瘤多无症状,如发生症状较早或明显,多为中央型肺错构瘤,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喘鸣等症状,可造成阻塞性肺炎。

五、影像学表现

胸部X线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密度增高的阴影,有时出现钙化点。

CT表现类圆形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晰,可有分叶,病灶内可见脂肪密度及钙化灶,爆米花样钙化为肺错构瘤的典型改变(约10~15%会出现),对肺错构瘤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近一半病例无脂肪及钙化时,诊断困难。

六、鉴别诊断

1. 周围型肺癌

呈分叶状、边缘可见毛刺及胸膜牵拉,PET/CT放射性摄取增高,而错构瘤PET/CT放射性摄取无增高,可以鉴别。

2. 结核球

边缘光滑、无明显分叶,内密度多不均匀伴干酪样坏死,可有钙化及空洞索条等。PET/CT放射性摄取多数无增高,少部分放射性摄取轻度不均匀增高。

3. 肉芽肿性炎

形态多不规则,边缘不光滑,常为多病灶。PET/CT放射性摄取可增高或不均匀增高,多数可以鉴别。

4.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女性多见,体积多比肺错构瘤大,周围可见晕征,增强后可见血管贴边征等。

七、病例小结及讨论

该病例为患者体检发现右肺结节,PET/CT见该结节光滑,位于叶间胸膜处,但胸膜无明显牵拉受侵,FDG摄取未见明显增高,若以实性为主的肺癌大部分FDG摄取为较明显增高,位于胸膜处亦会出现毛刺及胸膜牵拉凹陷等征象,该病例不具备恶性肿瘤征象,PET/CT可以很好的鉴别;肉芽肿性炎常会有不同程度FDG摄取,边缘不光滑,形态常不规则,多病灶;结核球常有卫星灶,中央干酪样坏死多见,多无FDG摄取;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女性多见,体积多比肺错构瘤大,周围可见晕征,增强后可见血管贴边征等,FDG摄取不同程度增高。上述鉴别PET/CT具体独特优势,当然“同病异影、异病同影”,影像千变万化,除了要有扎实的影像基本功,还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且不能代替病理。

八、病例小结及讨论

以手术切除为主。

*图文来源: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公众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肺错构瘤,良性肿瘤,肺结节,PET,FDG,体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少见恶性肿瘤之肺部中线癌(又名:NUT癌)
    打开APP 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
  • 【高尚病例】PSMA PET/CT诊断前列腺癌的意义
    打开APP 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
  • PET/CT诊断食管癌术后左肺上叶鳞癌1例
    打开APP 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