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学未来展望——通过整合谋发展
凝聚神州,和合世界。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抗癌协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的2023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于11月19日在天津完美收官。大会首次采用“1+N”的办会形式,多地同启,聚焦肿瘤整合医疗、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前沿观点,以专题讲座、典型病例分析、MDT研讨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展开学术交流,为广大肿瘤领域工作者呈现一场不容错过的学术盛宴。CCMTV肿瘤频道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理伟教授接受采访,深度解读胰腺癌靶向及免疫治疗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分享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肾脏病学专委会工作规划,特此整理以飨读者。
Q1
CCMTV:时至岁末,胰腺癌在本年度取得了诸多研究进展,包括NAPOLI-3研究、CD36靶点的新辅助治疗等,请您带我们一起回顾2023年胰腺癌靶向及免疫领域的重要进展以及您和您的团队为推动胰腺癌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哪些创新?
王理伟教授:尽管近年我国胰腺癌领域在药物研究探索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但标志性成果有限。
靶向治疗领域,首先,秦叔逵教授主持的NOTABLE研究发现对于K-Ras野生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可从抗 EGFR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中获益,该研究不仅是中国乃至国际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成功的胰腺癌随机对照研究之一。NOTABLE研究对标晚期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相较于POLO研究对标维持治疗方案,意义更为重大。其次,针对K-RAS突变型患者,K-Ras G12C相关靶点的研究同样取得显著进展,并且已有K-RasG12C抑制剂在国际上市,同时国内自主研发的靶向药物K-Ras抑制剂相关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目前团队主持的关于K-Ras抑制剂临床研究均显示出积极的结果,与国际临床研究结果相比无差异。基因组学K-ras基因第12号密码子(KRAS G12D)位点突变是胰腺癌最重要的基因突变,相关临床研究同样在进行中,主要包括结构优化,如ADC药物开发及联合治疗方案探索,如KRAS G12D抑制剂与免疫药物联合应用疗效是否更优等,研究成果值得期待。第三,在胰腺癌领域,claudin18.2靶点ADC类药物、Trop-2靶点ADC药物、FAK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等目前同样在临床研究中。以上均为早期研究即显示出很好的效果,期待后续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取得更突出的成绩,为胰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免疫治疗领域,众所周知,70%胰腺癌由慢性炎症转化而来,为冷肿瘤,此类患者难以从免疫抑制剂,特别是单药中获益。仅有1%胰腺癌患者为dMMR型胰腺癌,可以从单药免疫治疗中获益。因此,是否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或其他疗法会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是当下胰腺癌临床研究探索重点方向之一,大约有20%~30%的胰腺癌患者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需要通过生物标志物筛选富集该类患者,避免过多的无效治疗,未来期望在该方向有所突破。团队前期研究发现,CAFs在20%~30%松散型胰腺癌中高表达,富含相关成纤维细胞,提示该类患者或可获得更好的免疫治疗效果。因此,通过生物标志物可筛选出对免疫治疗敏感的患者,以期实现精准治疗。此外,免疫治疗中,受体激动剂联合靶向治疗的ADC药物临床研究同样进行中。
Q2
CCMTV:作为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肾脏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请您谈谈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肾脏病学专委会在2023年的重点工作内容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
王理伟教授: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肾脏病学专委会在樊代明理事长的支持领导下于2022年正式成立,谈及专委会创立初衷,首先,我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肿瘤患者中,约20%左右患者伴有肾脏病变或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同时,对于肾脏病患者,由于治疗中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肿瘤风险显著提升。如对于透析患者,可发现在透析过程中,新鲜的细胞因子缺失造成其对肿瘤免疫能力下降。此外,肿瘤患者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如造影剂的使用同样会对肾脏产生损伤。因此,肿瘤肾脏病作为新型交叉学科,近年重视程度显著提升。
回顾2023年重点工作,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肾脏病学专委会组织了国内肿瘤肾脏病学相关领域专家,包括肿瘤学领域专家、肾脏病领域专家、血液病领域专家,围绕诊疗现状、临床及基础研究前沿等方向,共同制定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整合肿瘤肾脏病学》并进行巡讲。
明年工作规划主要包括两个方向,首先,继续做好《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整合肿瘤肾脏病学》指南推广工作,使其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者开展临床实践工作。其次,建立中国肿瘤肾脏病病例数据平台,通过开展真实世界研究,了解我国肿瘤肾脏病诊疗现状,利用中国患者数据指导未来中国在肿瘤肾脏病精准诊疗领域更好的开展临床研究及实践工作,为我国肿瘤肾脏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依据,同时将先进诊疗经验推广至国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