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发现:阿司匹林可抑制结直肠癌转移机制
近日,发表在Cell Death & Diseas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alicylate induces AMPK and inhibits c-MYC to activate a NRF2/ARE/miR-34a/b/c cascade resulting in suppress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is”的研究,有望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肠道出血、腹泻、便秘、腹痛等症状。因此,寻找预防性药物在临床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阿司匹林抑制结直肠癌的一种信号传导通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可以激活AMPK和抑制c-MYC来激活NRF2/ARE/miR-34a/b/c级联,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的转移。具体来说,水杨酸可以促进AMPK的磷酸化,进而抑制c-MYC的表达。而c-MYC的高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此外,水杨酸还可以通过激活NRF2/ARE/miR-34a/b/c级联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miR-34a/b/c是一组具有抑癌作用的微小RNA分子,它们可以通过靶向多个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值得一提的是,水杨酸作为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缓解疼痛和发热等症状。因此,这项研究的结果也为水杨酸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性。现有研究已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数年内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降低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此外,阿司匹林还能抑制结直肠癌进展。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水杨酸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将其更好应用于结直肠癌的预防与治疗以及其他疾病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