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2102 | 又一双表位纳米抗体 CAR-T 疗法
前言
DLL3是在小细胞肺癌SCLC(~80%阳性)和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普遍和均匀表达的有前景靶点,而在正常细胞组织中极少表达且仅存在细胞质中。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患者比例约15%,全球每年约27万新发患者,目前小细胞肺癌总生存期中位数不足10个月,五年总生存期比例不到3%,临床存在较大未满足需求。
传奇生物近日宣布与诺华就传奇生物的特定靶向DLL3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签订了独家全球许可协议,包括其自体CAR-T细胞疗法候选药物LB2102。传奇生物开发的 LB2102 是一款靶向DLL3双表位的CAR-T 疗法,并利用“武装”CAR-T技术克服肿瘤微环境的抑制因素。本期我们将通过传奇生物公开的专利,为大家梳理靶向DLL3纳米抗体的早期发现路径。
图1. 靶向DLL3纳米抗体的早研发现流程示意图
关键数据解读
骆驼sdAb的人源化
选择4条序列进行人源化,大部分sdAb在人源化后保持其结合亲和力(下表)。
图2. 人源化序列只存在两个半胱氨酸,且都位于骨架区。
人源化VHH CAR-T与scFc CAR-T活性比较
CAR3为一种人类抗DLL3 scFv(scFv自合成人类Fab噬菌体文库获得),在所有测定中CAR3 CAR-T细胞用作参考以比较测定变化,充当对照。
图3. 在SHP-77肿瘤细胞的3轮刺激下,大部分CAR-T构建体扩增超过CAR3 CAR-T。
图4. 在SHP-77肿瘤模型中,与基准CAR3相比,CAS64380VH5及CAS63997VH5展示优良抗肿瘤活性。
人源化抗DLL3串联CAR-T细胞的活体外活性的评估
为提高CAR-T的抗肿瘤功效,构建三个串联CAR(T1、T2及T3)。对于T1,sdAb 1及sdAb 2均为AS64380VH5。对于T2,sdAb 1及sdAb 2均为AS63997VH5。对于T3,sdAb 1及sdAb 2分别为AS63997VH5及AS64380VH5。
图5. Tandem CAR构建体的示意图
图6. 活体外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在长期刺激中T3具有优良细胞毒性及扩增。
TGF-β-DNR增强DLL3 CAR-T细胞的抗肿瘤功效
为提高DLL3 CAR-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抗肿瘤性能,将TGF-β-DNR序列合并至DLL3CAR中。TGF-β-DNR为TGFBRII的截短型式,其由TGFBRII的细胞外结构域及跨膜域组成。体外细胞毒性测定证明TGF-β-DNR能够增强DLL3 CAR-T细胞针对DLL3阳性SCLC细胞的细胞毒性。
图7. TGF-β-DNR装甲的CAR-T细胞诱发比未装甲的CAR-T细胞更多的靶细胞特异性溶解(左)和抗原活化后较高的IFN-γ释放能力(右)。
人源化抗DLL3 PD-1DNR或CSR装甲的CAR-T细胞的活体内活性的评估
为提高CAR-T的持久性,构建PD-1显性负性受体(PD-1DNR)或PD-1嵌合转换受体(PD-1CSR)装甲的DLL3 CAR。在经SHP-77细胞反复刺激后,与常规CART相比,装甲的CAR-T细胞未增加细胞毒性效力,且未提高扩增能力。在经SHP-77/PD-L1细胞(SHP-77细胞中过度表达人PD-L1)反复刺激后,PD-1 CSR装甲的CAR-T细胞显示优良细胞毒性效力及扩增能力。
图8. PD-1 CSR装甲的CAR-T细胞显示优良细胞毒性效力及扩增能力。
小结
类似于首款基于VHH开发的,靶向双表位BCMA的CAR-T产品西达基奥仑赛(cilta-cel),LB2102同样采用了串联设计靶向DLL3的双表位,体内体外活性评估证明串联的双表位CART构建体相较于单价VHH和scFv的CART构建体,具有更显著的抗肿瘤疗效和扩增能力。
参考专利:CN114072427A抗DLL3嵌合抗原受体及其用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