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早产,一出生就抱走了,能让我去陪陪吗?” 还真可以,新大楼有 17个单间病房
“一出生就抱走了,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我的宝宝?”
“宝宝在医院,还好吗?”
“不想和宝宝分离,奈何一出生就要住院治疗 ”
在新生儿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早产儿,他们在胎龄37周以前就出生了,多数都要住院治疗。这些孩子中,有一部分出生时体重尤其低、情况尤其重,需要住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治疗。
资料图 浙大儿院NICU收治的470g早产儿
尤其是浙大儿院,作为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收治的很多都是来自全省和周边省份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严重缺氧缺血性脑病和脑损伤、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和肺损伤、重症感染以及感染性休克、难治性心律失常、严重代谢紊乱、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等方面疾病的患儿,治疗周期较长。
在此期间,爸爸妈妈只能通过医生和护士的讲述,了解到自己宝宝的状况。
有没有可能,让爸爸妈妈陪宝宝一起治疗、一起闯关,让孩子在妈妈的怀抱中更加坚强地迎接挑战?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让我们一起走近浙大儿院家庭照护病房(FINCC)。NICU里的孩子在病情稳定后,就可以在这个病区,跟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共同面对挑战,一起渡过难关。
“还有哪里比在妈妈怀抱更香更甜?” 新大楼17个房间是单间病房
浙大儿院家庭照护病房(单间病房)位于浙大儿院3号楼7层,共17个房间。每个房间都带有独立的卫生间、淋浴房,可供一户家庭使用。
病房内除了有双人床、电视、沙发、茶几和小冰箱这些医院其他家庭陪护病房都有的设施外,病房里还特地为家长和新生儿准备了自带消毒、解冻等多功能的暖奶机、洗烘一体的洗衣机、特制的亲子摇摇乐沙发椅。更重要的是,还配备了注输设备、心电监护仪、氧气表、负压吸引器等专业医疗设备,能够实时关注孩子的情况,全面保障孩子的安全。
浙大儿院NICU主任陈正介绍,病房自去年12月份开设,到目前已开放接近一年。入住新生儿家庭照护病房的患儿,相对来说可以得到一个更佳的休息、恢复和成长的环境,同时还能减少感染的风险。此外,家庭照护病房能提供相对最佳的护患比,使高度复杂医疗需求的婴儿得到一对一的照护。
家庭陪护病房在为家长和患儿提供专业医疗照护的同时,也还可以增加父母的存在感与参与度。
NICU副主任马晓路表示:“可陪护的母婴病房对宝宝的好处不言而喻,还有哪里能比在妈妈的怀抱里睡觉更香更甜呢?很多研究证实,让早产宝宝和妈妈皮肤贴皮肤地呆在一起,可以使宝宝的心跳呼吸体温更加稳定,也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重增长。我们把这个叫做袋鼠式护理,就是像小袋鼠宝宝呆在袋鼠妈妈温暖的育儿袋里一样。”
资料图 躺在妈妈怀里的小宝宝
不仅接收早产儿,也接收其他患儿
亲子可免费上“衔接班”,平稳过渡
NICU主任陈正表示,不是所有的重症新生患儿都可以到家庭照护病房,因为有的病情过重、情况过于复杂,必须得在传统NICU照护病房进行治疗。
目前家庭照护病房主要接纳两类孩子。一类是前期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宝宝,其中大多都为早产儿宝宝,在体重增长、疾病好转、自身情况稳定后,可以在出院前几天转到新生儿家庭照护病房,使父母提前见到孩子,并学习相关照护技能。
第二类是在门急诊中,因感染、黄疸、喂养等问题需要收治入院的新生儿,父母可以在住院时实时陪同,不用忍受与孩子分离的痛苦。
NICU副主任马晓路介绍,家庭照护病房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某种程度而言是从监护到回家的过渡病房,可以帮助家长24小时“实习上岗”。
她表示,住进NICU的宝宝大多都是早产儿,有些病情也很复杂,很多出院以后仍然需要接受一些特殊的日常护理,比如有的宝宝回家后还需要继续吸氧,有的宝宝身上会带着造瘘袋,有的需要按照特殊的营养方案喂养照护。因为很多宝宝一出生就送来了,家长们毫无育儿照护经验。有的可能孩子在医院里已经被养到好几个月大了,但他们的家长还是育儿“新手”。出院后,一边是日常护理、喂养照料比一般新生宝宝有更高要求的早产、危重新生儿,一边是毫无经验的“新手”父母,两者到底该怎么衔接?
家长和宝宝同时入住家庭照护病,在入住期间,除了对宝宝正常的医疗护理外,NICU医护人员会传授家长更多的专业护理技能和特殊的喂养知识。家长通过在病房内24小时与宝宝的相处,可以提前模拟回家之后的状态,碰到无法解决的照护问题,还可以及时向医生和护士求助咨询。通过入住这个病房,帮助家长为接宝宝回家做好充分的心理、物质、技能上的准备,实现危重新生儿、早产儿出院前的平稳过渡。
陈正主任补充道:“除了提供延续性的医疗服务外,对于其他普通疾病患儿家长,也能通过过渡期的学习,使他们出院后更有准备,更有自信地照顾新生儿。之前就有因为新手爸爸妈妈不知道怎么样去照顾新生儿,特别焦虑紧张来住院接受我们专业的照护指导。”
除了满满的收获,还有隆重的仪式感 “毕业证”考证难度不亚于清北
“从家庭陪护病房出院的亲子,我们还会为他们举行毕业典礼,以庆贺他们和宝宝共同度过了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一个阶段,已经顺利从我们的‘衔接班’毕业,让他们持证回家,更有底气。”马晓路笑着说。
她表示,之所以举行隆重的仪式,是因为在NICU的早产儿宝宝从最初需要呼吸机帮助呼吸,住暖箱里维持体温,通过静脉输入营养液开始,到最终能够自己呼吸,自己用奶瓶喝奶,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和胜利,难度系数绝对不亚于考上清北。最后成功出院,不论是宝宝还是家长,都是经过了一关一关的考验。我们都会为“取得好成绩”的他们举办一个毕业仪式,庆祝他们的人生第一次毕业,让爸爸妈妈和宝宝能够在这里留下第一张全家福。”
人生的第一次毕业也只是一个阶段的胜利,浙大儿院NICU团队将一直定期随访这些早产宝宝的体格生长以及神经运动发育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常的情况,就可以尽早开始干预和康复。
陈正主任表示,浙大儿院NICU组建于1983年,是国内成立最早及规模最大的NICU之一,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存活率在90%以上,极低体重儿存活率97%以上,超低体重儿存活率85%以上,存活早产儿最低出生体重为470克。不仅医疗水平很高,服务能力也是公认的,家庭照护病房的开展正是提高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浙大儿院NICU将继续为提高危重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生命质量不断努力。
作者 / 王囤囤、木玉
排版 / 陈西瓜
图片 / 王囤囤等
资料提供 / NICU
审核 / 陈正主任医师、马晓路主任医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