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疲惫,只是使命让他们冲锋在前!仁济儿科团队迎战门急诊高峰
反复高烧、咳嗽不断......近期,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仁济医院儿科诊室迎来就诊高峰。11月至今,仁济医院儿科门诊就诊量超8000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5%。面对这一状况,仁济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及后勤保障力量坚守岗位,昼夜不停开展诊疗工作,为儿童健康筑起守护长城。
今年二月以来,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偏肺病毒等儿童感染疾病轮番上阵,仁济医院南院区儿科病区接诊量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九月份之后,受肺炎支原体病毒影响,就诊人次再次骤增。急诊、门诊、发热门诊、输液室等科室,前来就诊和治疗的患儿及家长排起长队。
为有效应对就诊高峰,满足患儿就医需求,仁济医院儿科团队多措并举,统筹全院儿科资源,在医疗服务质量基础上,按照最大诊量扩容日间门诊、夜间门诊,并增开周日专家门诊,优化排班,延长门诊时间,提升患儿接诊能力。同时优化设置发热门诊,增加患者就诊路线,扩增输液室和留观床位,分流门诊输液压力。此外,改善就诊流程,缩短患儿家庭等候时间。针对儿童发热患者较多的特点,由诊台预检评估后提前提供退热药物,减少患儿出现发热并发症。
在感染性疾病高发期,高热惊厥、呼吸衰竭、休克等急重症事件频发,给儿科门急诊医疗工作带来更大挑战。门诊主班医生不仅负责接诊,还承担起急诊抢救任务。抢救人员不足,病房医生参与支援;发热门诊压力增大,门诊医生前去支援;当班医生护士人手不足,休息在家的人员赶来支援。考虑到婴幼儿年龄和生理特点增加了输液操作难度和时间,病房护士也迅速到门诊支援。医生、护士的工作群里出现最多的是“支援”两字。除了医护人员,清洁人员和保安也忙个不停。他们负责标本运输、环境卫生、秩序维持、就诊引导以及楼上楼下的物资调配,为医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儿科病房每一个夜晚都是不眠之夜,医护人员进行物理降温、雾化治疗、输液等措施,为患儿提供全天候守护。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仁济医院儿科团队展现出了超凡的毅力。为了减轻同事工作压力,有的医生主动提出延迟下班;为了支援门诊,怀孕的护士坚守在病房为病人调换补液;门诊诊室不够用时,示教室和检查室也作为临时门诊使用;为节约时间,医护人员的午饭简化为一个花卷。他们并不是不疲惫,只是为了呵护儿童健康,坚守使命,冲锋在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