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医疗”跨界融合,模拟医学助力学科发展——中国医师协会模拟医学专委会第三届年会在仁济医院成功举办
新闻·提要
11月11日上午,中国医院协会模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成功举办。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毛群安,上海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到会致辞。仁济医院院长夏强首先代表医院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李林康与仁济医院副院长薛蔚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中国医院协会模拟医学专委会秘书长吕建平主持开幕式。薛蔚代表本届年会将承办权递交下届承办方湖南省人民医院谭李红书记。
闻大翔指出,模拟医学能够有效改善医院管理流程、显著提升医疗质量。模拟医学在上海医疗体系建设和年轻医护成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未来,上海将大力发展数字化医疗,这些最新技术的应用,将使医疗资源更加均衡,满足不同地区患者的医疗需求,为医疗事业的发展与医疗质量保障提供新的更强劲的动力。
毛群安指出,随着5G、虚拟技术的蓬勃发展,模拟医学正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本次大会为加快科技与医学教育的跨界融合,促进模拟医学事业发展,助力提升医疗质量提供新思路,力争在加快发展医疗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医疗服务中发挥模拟医学的重要作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副主任王钢等50余位与会专家聚焦虚拟模拟、生物模拟、专科模拟与原位模拟等新方向,深度探讨不同形式模拟方式对各类临床医师的培训价值,以及如何继续推进模拟技术与医学教育的深度融合。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聚焦模拟创新,促进学科发展”。模拟医学在中国的发展目前处在从单纯教学到临床应用的初级转型阶段,如何将模拟的应用、科技创新与临床实践进行技术规范与融合,如何降本增效、提升医生们的临床思维、行为能力,众多专家学者在实践应用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
现代模拟医学最早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航空工业中模拟训练飞行员的理论。它可以最大程度的还原临床场景,并且可以重复使用,随着仿真程度的增加,对培训效果的积极影响也会随之增加。本次大会特别邀请参会嘉宾参观吉祥航空模拟飞行中心,了解航空模拟培训模式,探讨航空模拟与医学模拟合作新方向。
随着科技创新与应用在医学领域地不断深化,模拟技术的革新也日新月异,为现代医学培训开拓了新方向和新手段。除传统模拟实训内容外,本次大会对5G远程模拟以及智慧模拟虚拟项目进行发布。5G技术赋能模拟医学,与医院管理、专科诊疗、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的融合,能够显著提升医疗质量,推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更好推进分级诊疗落地。
大会提议要积极迎接大健康领域的发展与挑战,不断聚焦模拟医学和虚拟技术开展,实现安全与高效并存,精准与智慧齐驱的宗旨。专家们运用高屋建瓴的思维,为推进模拟医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国家卫生健康部门、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院协会模拟医学专委会会员、医院、医学院校及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科学技术领域相关研发技术专家等2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11月10日,中国医院协会模拟医学专业委员会还召开了第一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及第一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