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癌细胞能永生?人类终极寿命150岁?
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这是真的吗?是的,人类本身就存在天然的癌细胞。
每天,我们的身体里面都会不停歇地进行着新陈代谢,这个过程中会产生100多亿个新细胞,还会生出3000-10000个不等的癌细胞。确实,机体不断地更新代谢,很难保证DNA复制一定准确,一旦“出错”,就会导致基因突变,产生癌细胞,就可能发展为癌症,严重影响人类的寿命。
但是,最新研究表明,人类的终极寿命是150岁。你是不是也会觉得离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癌细胞疯长不死?具有永生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钟南山教授曾在“什么在影响生命的长度”的问题上提到“端粒”,即生命时钟,它的长度可决定细胞的生命长度,也就是说“端粒越短,寿命越长”。
《Science》杂志截图
但是,狡猾的癌细胞会通过各种方法,避免端粒缩短。Alder教授团队最新发表在《Science》杂志的研究论文中,也验证了这一点。
把经过突变的TPP1(端粒结合蛋白)和TERT(编码端粒酶的关键基因)一起表达在细胞中时,在两种突变蛋白的协同合作下,端粒显著延长,这就是黑色素瘤细胞保持长端粒的“秘密”。
除了这个机制,癌细胞还有很多复杂的措施,可以保证癌细胞永生。所以,癌细胞能够无限繁殖,不受外部环境的控制,且永不凋亡。换句话说,癌细胞是“疯长不死”的。
其实,尽管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产生,但是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可以产生强大的抗癌力,一般能够及时修复、纠正或者消灭掉这些错误细胞。
那么,发展为癌症的几率有多大呢?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统计,70岁以上的人群癌症发病率在所有年龄段人群中最高,为6.27%;其次是50-69岁人群,癌症发病率为3.32%。这说明,年龄越大、患癌症的几率相对越高。
人类自我恢复能力35岁之后断崖式下降?120-150岁基本丧失?
生活中,常有人用“人老珠黄”四个字去形容衰老,但“珠黄”只是表象,衰老的本质是细胞的衰老。
当细胞慢慢失去产生新的健康细胞来修复损伤的能力,这就是衰老。尤其是随着年岁渐长,机体自我修复能力开始下降,当这个能力低到了极限,人就会死亡。同时,修复能力下降带来的,不仅是“年老色衰”,还有慢性病的风险增加,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如果我们解决了癌症及其它慢性病的侵袭,只是单纯的衰老,能够活多久呢?
《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截图
一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文章就率先回答了这个问题,它说“人类的寿命极限是120-150岁”。
这个数值是怎么得出来的呢?研究人员为了获得最长的寿命,对大量人群的健康数据进行动态评估,并测定人类寿命。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类的恢复能力会逐渐降低。
动态生物体状态指标(DOSI):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类的恢复能力会逐渐降低
推断这一趋势后发现,就算人们健康并且没有遭受重大疾病,到了120-150岁,人们也将完全失去恢复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该过程会在35岁到45岁左右明显加速,因为这一阶段人体修复能力急剧下降。
如何有质量地活到120岁?
看完这两个研究,想必大家也意识到健康细胞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性,能活多久,活得怎样,关键看细胞状态。
的确,按照这个长寿理论,只要我们适当利用细胞的更新,去修复机体,就能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细胞疗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真正地强化、提升自我的恢复力,也就是“自愈力”,进而延缓衰老进程,消除亚健康,以恢复健康状态,甚至减少常见病的发生,减少癌症风险。
健健康康地、有质量地活到120岁,没有疾病的困扰,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参考资料:
[1]Chun-On P, Hinchie AM, Beale HC, Gil Silva AA, Rush E, Sander C, Connelly CJ,Seynnaeve BKN, Kirkwood JM, Vaske OM, Greider CW, Alder JK. TPP1 promoter mutations cooperate with TERT promoter mutations to lengthen telomeres in melanoma. Science. 2022 Nov 11;378(6620):664-668. doi: 10.1126/science.abq0607.Epub 2022 Nov 10. PMID: 36356143; PMCID: PMC10590476.
[2]Pyrkov TV, Avchaciov K, Tarkhov AE, Menshikov LI, Gudkov AV, Fedichev PO.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blood markers reveals progressive loss of resilience and predicts human lifespan limit. Nat Commun. 2021 May 25;12(1):2765. doi:10.1038/s41467-021-23014-1. PMID: 34035236; PMCID: PMC8149842.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