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糖尿病肾脏纤维化形成机制研究有了新见解!

2023-11-06 09:55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

张晓良教授课题组

揭示巨噬细胞

伪足顶端囊泡体介导

糖尿病肾脏纤维化

巨噬细胞是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具有强大吞噬功能的细胞,其功能活跃时常生长出高度特化的细胞突起—丝状伪足。长期以来,人们对丝状伪足认识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捕获和吞噬病原体领域。

41891699225415022  

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张晓良教授课题组在《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期刊在线发表题为:Macrophages release IL11-containing filopodial tip vesicles and contribute to renal interstitial inflammatio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巨噬细胞丝状伪足顶端产生一种独特的「伪足顶端囊泡体」结构,伪足顶端囊泡体通过传递 IL11 等信号分子并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糖尿病肾脏纤维化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该文第一作者是朱小东博士生,张晓良教授为通讯作者。


研究内容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肾间质炎症和纤维化是 DN 基本病理特征,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机制一直是 DN 研究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既往研究发现,肾脏纤维化病理进程中肾间质区以及血管周围大量巨噬细胞炎症性浸润,参与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分化,导致过量细胞外基质积聚和肾脏组织结构破坏及功能丧失,然而,其详细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近年来,张晓良课题组在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下,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探索巨噬细胞在 DN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次课题组研究发现巨噬细胞丝状伪足起源的特殊类型细胞外囊泡—伪足顶端囊泡体结构(filopodial tip vesicles, FTV),这种丝状伪足衍生的囊泡体内含胞质成分和数目不等的小囊泡,并通过丝状伪足管运输作为储存库。FTV 属于大型细胞外囊泡,在起源和结构上与新近发现的迁移小体非常相似。

功能研究表明,FTV 携带和传递许多信号分子,M1 巨噬细胞和高糖 (HG) 活化巨噬细胞而生成的 HG/M1- FTV 含有富集的细胞因子 IL11,这是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关键。HG/M1-ftv 可诱导糖尿病小鼠肾间质纤维化,而抑制 FTV 生成或靶向敲除 FTV IL11-可减轻肾间质纤维化,HG/M1-ftvIL11 通路可能是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新机制。FTV 参与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传递,可能是巨噬细胞一种特殊的细胞间通讯模式,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将扩展我们对巨噬细胞新认识,同时也为其它巨噬细胞炎症性相关疾病研究提供重要新思路。

51661699225415277   49651699225415458  

通讯作者

54001699225415603  

张晓良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肾内科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基金等十余项。现任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苏皖赣血液净化血管通路联盟理事长,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应用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血液净化分会常委,江苏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副会长等十余项学术任职。主要从事 CKD-MBD、钙化防御临床与基础研究、肾脏纤维化机制等研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KI、JASN、AJP、JBC 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 SCI 文章 100 余篇。

策划、审核 / 程守勤

编排  / 王倩

校对 / 刘敏

来源 / 肾内科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 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巨噬细胞,糖尿病,纤维化,囊泡体,肾内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全球首次发表!
    打开APP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调节抑郁样行为研究有了新发现
    打开APP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