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被“8小时睡眠论”给害了!?
睡得好,其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怎样才是睡得好?很多人都笃信一条:每天要睡满8个小时。
但是,你有没有认真地想过:人睡满8个小时真的是必须的吗?人究竟一天需要睡多久?
大多数人笃信“8小时睡眠论”,笃信每晚睡满8个小时才算获得充足睡眠。媒体还经常发布睡6小时两眼无神和睡满8小时神采奕奕的对比照片,吓唬我们。
所以,睡之前,要是发现自己睡不够8个小时就会非常焦虑,睡之后发现自己没睡够8个小时就会判断自己睡眠不足。
但有个睡眠定律是,越逼自己睡,就越睡不着,睡不好。像我这种的完美主义者,一旦掐指一算,发现睡不够8小时,我还会觉得当晚剩下的睡眠都没意义了,那天晚上已经被我毁了,接着我会选择破罐子破摔。
简单粗暴、一刀切的“8小时睡眠论”只会带来睡眠焦虑,把我们都给害了。
8小时睡眠论,骗了我们多少年
每晚8小时的睡眠,其实只是一个平均数。但不知从何时起,就变成了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推荐每个人每晚都要睡8小时。
首先,每个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个世界上既有英国撒切尔夫人这种每晚只需4到6小时的人,也有像网球传奇罗杰·费德勒和飞人博尔特这种每晚需要睡10个小时的人。 睡得太多或者太少,反而适得其反,一刀切的“8小时睡眠论”会让许多人适应不良。 其次,评估和衡量睡眠质量应该看睡了几个睡眠周期,执着于每晚睡了几个小时没什么意义。如果一直困在半梦半醒的浅睡眠阶段,睡多久也没用。 第三,每晚睡8个小时的刚性安排是不切实际的。
生活中,我们总会碰上加班、聚会或者其他临时事务,我们很难每晚都睡满8个小时。每晚8个小时的刚性安排,就像那颗怎么跳也够不着的葡萄,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沮丧。
一个“没有睡好的糟糕晚上”没什么要紧的,我们要放下思想包袱,因为并不是非得每个晚上都睡满8个小时,而且一晚上并不会决定一切。
每个年龄段的人,每晚该睡几个小时?
每天要睡多长时间,和我们睡后第二天的精力是否充沛息息相关。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专家,花了两年时间研究了一套针对各个年龄段的睡眠时间建议。如下表所示:
综上所述,“8小时睡眠”只是一个平均值,从来就不是必选项。
一般而言,晚上7点人体体温达到最高,然后开始下降,9点褪黑素开始分泌,10点半肠蠕动抑制,换句话说,从褪黑素分泌到肠蠕动抑制这一段时间就是要开始入眠的时间。凌晨2点到4点属于最深睡眠,这一段时间也是最易打瞌睡的时间。
此外,光线对睡眠的影响很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屏所发出的蓝光会抑制人体褪黑素的分泌,扰乱睡眠,加之浏览内容的趣味性,更使人难以入眠。故而,睡前玩手机、平板电脑等并不是好选择。
有很多人习惯睡前泡澡消除疲劳,实际上,睡眠好的人泡澡可能会是一种放松。但睡前泡澡会使人体体温升高,对于失眠的人来说,睡前泡澡很可能会起反作用。
可以适当午休,但中午睡眠时间建议不超过半个小时。尤其是睡眠不好的人,中午最好不要进入深睡眠,以免夜间难以入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